文 | DataEye
日前,騰訊正式官宣旗下 QQ 瀏覽器推出 QBot AI 智能體,全面升級為 AI 瀏覽器,并主打 AI 搜索、AI 瀏覽、AI 辦公、AI 學習、AI 寫作 5 大能力。
同時,QBot 還集合了多個 Agent 智能體,首批上線 AI 高考通、下載助理、更新助理、股票助理四款 Agent。
此舉不免讓人想起今年 3 月份阿里旗下夸克升級為 AI 旗艦應用,推出 "AI 超級框 "。
QQ 瀏覽器與夸克作為騰訊與阿里旗下核心瀏覽器產品,目前均已升級為 AI 瀏覽器,那么這兩款應用有什么異同點?騰訊與阿里又為何紛紛選擇 "AI 瀏覽器 " 賽道?
本期,DataEye 研究院經過實際體驗,對比升級后的 QQ 瀏覽器與夸克異同點,并結合數據及公開資料,探究騰訊與阿里這兩家互聯網大廠,紛紛入局 AI 瀏覽器背后的緣由。
一、產品對比
QQ 瀏覽器與夸克瀏覽器,均為 AI 時代由傳統瀏覽器全面升級而成的 AI 瀏覽器,在功能上,也均聚合了多種類型的 AI 能力。
相似點一:核心點相似
夸克的核心點為 "AI 超級框 ",即夸克將 AI 對話、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執行整合到了一個極簡的 " 搜索框 " 內,用戶只需要直接在搜索框內輸入指令,AI 便能自動識別用戶意圖,并完成不同場景下的問題解答與任務達成。
而新版 QQ 瀏覽器的核心為 QBot AI 智能體,雖然名為智能體,但本質上同樣是通過一個 " 框 ",便將各類 AI 能力集合其中,與夸克 "AI 超級框 " 功能類似。
相似點二:均覆蓋多種 AI 功能
在具體的 AI 能力上,兩款應用所覆蓋范圍也高度相似。
QQ 瀏覽器主打 AI 搜索、AI 瀏覽、AI 辦公、AI 學習、AI 寫作 5 大能力。具體來看,AI 瀏覽還包含了文檔解讀、總結全文、生成腦圖、翻譯全文等細分功能;AI 辦公也包含了格式轉換、文檔合并、PDF 瘦身、內容提取等細分功能。
夸克同樣覆蓋了 AI 搜索、AI 學習、AI 寫作、AI 生圖、AI 辦公等能力。具體來看,其 AI 能力還包含了文件總結、視頻總結、翻譯、AI PPT 等細分功能。
整體上,QQ 瀏覽器與夸克 AI 功能具有較高相似度,各自也有細微不同點。如 QQ 瀏覽器功能更加細分,而夸克則具備 AI 生圖、AI PPT 等 QQ 瀏覽器并不具備的功能。
不同點一:基礎大模型不同
在基礎大模型上,夸克使用的是阿里旗下通義大模型,而 QQ 瀏覽器則采用了騰訊旗下混元與 DeepSeek 雙模型,這也與騰訊的 AI 策略有關。
DeepSeek 爆火之前,阿里在 AI 領域變現比較低調,而 DeepSeek 爆火之后,騰訊全面擁抱,在微信、騰訊元寶、騰訊文檔、QQ 瀏覽器等多款旗下應用接入 DeepSeek 借助外部模型為自身引流,并幫助騰訊內部大模型迭代。
不同點二:QQ 瀏覽器集合了多種 Agent 智能體,而夸克沒有
除常規 AI 能力外,QQ 瀏覽器此次升級還集合了多個 Agent 智能體,首批上線了行業首個高考 Agent"AI 高考通 ",以及下載助理、更新助理、股票助理 4 個 Agent。
官方視頻顯示,只需要在下載助理 Agent 輸入框內輸入 " 騰訊 25Q1 財報 ",智能體便會自動調用瀏覽器完成 " 搜索——篩選 PDF/Excel 文件——提取有效下載鏈接——下載文件——打開文件 " 的全流程。
不過,目前 Agent 功能正逐步灰度測試中,暫未全量開放。
相比之下,夸克并沒有相關智能體。
二、數據對比
(一)下載量趨勢對比
其中,夸克瀏覽器在 4 月底至 5 月上旬陷入短暫低谷期,日下載量維持在 10 萬次左右,除此之外其余時間,日下載量均維持在 17 萬次左右。
QQ 瀏覽器近 30 天下載量保持穩定狀態,日下載量始終維持在 4 萬組左右。
(二)投放趨勢對比
從時間維度來看,近 30 天夸克投放力度呈波動狀態,日投放素材量由 4 月 20 日的約 2.2 萬組逐步下滑至低谷約 1.2 萬組,而后再度回升,至 5 月初達高點 2.3 萬組,之后再度下滑,至 5 月中旬進入二次低谷 1.2 萬組,后再度回升,素材量持續上漲,至今約 2.5 萬組。
從時間維度來看,QQ 瀏覽器投放趨勢整體較為平穩,近 30 天始終維持在日投放素材量 500 組左右,沒有明顯較大波動。
(三)媒體分布對比
夸克作為阿里旗下產品,以字節系穿山甲聯盟作為核心投放媒體,素材量占比達 55.49%,小米快應用與快手聯盟緊隨其后,素材量占比均在 15% 左右,其余媒體素材量占比均不足 5%。
QQ 瀏覽器作為騰訊旗下產品,以快手聯盟、網易新聞作為主投媒體,騰訊系 QQ 音樂、優量匯等位列其后,但這幾大媒體素材量占比差距并不大。
結合以上數據,DataEye 研究院認為:就目前而言,無論投放力度還是下載量數據,QQ 瀏覽器都遠不如夸克,不過此次 QQ 瀏覽器全新升級為 AI 瀏覽器,或有機會帶動其數據上漲。
夸克與 QQ 瀏覽器作為阿里與騰訊兩家互聯網大廠旗下,兩款定位幾乎完全一致的產品,大概率會在 AI 瀏覽器賽道展開激烈競爭,并在競爭中實現產品自我改革。
三、為何躋身 AI 瀏覽器?
那么,阿里和騰訊為何紛紛躋身 AI 瀏覽器賽道?這一賽道又有何特點?
DataEye 研究院認為,巨頭們紛紛進軍 AI 瀏覽器的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技術層面,瀏覽器能夠賦予大模型更加自由的智能交互能力,二是商業層面,AI 時代,瀏覽器再次被明確作為互聯網入口的戰略價值,三是公司層面,AI 瀏覽器有助于構建生態與增強競爭力。
(一)產品層:AI 瀏覽器智能交互能力
對于傳統大模型而言,處理任務的流程往往是 " 用戶提出問題——大模型理解問題——搜索資料——給出答案 ",這就導致無論用戶的需求是問問題、寫文章、還是數據分析,大模型最終展現的能力往往可以總結為 " 輸出內容 "。
但是,一來,用戶無法對大模型輸出內容的真偽進行快速判斷,二來,大模型無法進行一些多網頁協同的復雜任務,三來,大模型也無法跨應用幫助用戶執行具體操作。
而瀏覽器,則賦予了 AI 大模型解決以上問題的條件。
目前的 AI 瀏覽器,許多采用了 "AI 答案 + 傳統網頁 " 的搜索模式,既能解答用戶問題,用戶也能結合網頁內容迅速辨別真偽。
其次,當瀏覽器被賦予 AI 底層能力時,便如同大模型擁有了可以活動的手腳,能夠主動去搜索各種網頁、完成相關操作。
如同 QQ 瀏覽器的 " 下載助理 ",用戶只需要給出指令,AI 瀏覽器便能自動完成 " 搜索——篩選——下載——打開文件 " 的全套復雜流程,大大簡化了用戶與 AI 的溝通成本。
換言之,AI 大模型是大腦,而瀏覽器可以成為大模型的身體,因此,徹底由 AI 重構的 AI 瀏覽器,能夠大幅提升大模型的智能交互能力,實現多網頁、跨應用復雜任務。
(二)商業層:互聯網入口戰略價值
無論 PC 端還是移動端,瀏覽器向來承擔著互聯網入口的角色,用戶通過瀏覽器進入不同網頁,進行瀏覽、學習、娛樂等。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各家產品紛紛推出獨立 APP,導致瀏覽器互聯網入口的價值有所降低,但在 AI 時代,由于 AI 大模型與瀏覽器的契合性,這一戰略價值再次被明確。
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于,早在夸克與 QQ 瀏覽器之前,包括豆包、Kimi 在內的綜合 AI 助手類桌面客戶端,本質上也均是瀏覽器應用。
而瀏覽器又天然具備用戶行為數據的積累能力,結合 AI 技術,對用戶互聯網瀏覽習慣、興趣偏好進行分析,并實時動態調整,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服務。
在商業端,這既代表著龐大的流量入口,又蘊含著巨大的變現商機。
(三)公司層:構建生態,增強競爭力
傳統瀏覽器難以滿足 AI Agent 自動化與實時處理的需求,而 AI 瀏覽器則能夠賦予智能體動態知識更新和任務執行能力。
因此,瀏覽器作為 AI Agent 落地的關鍵場景,可以視作 AI 時代大模型的操作系統,對于大廠搶占先機、新興企業異軍突起具有戰略性的作用。
尤其是對于互聯網大廠而言,AI 瀏覽器的入口價值與多模態強交互體系,讓其逐步成為協調本地應用與云端服務的 " 操作系統 ",如同傳統互聯網時代的 Windows、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安卓和 iOS。
圍繞這一操作系統,廠商將能夠在爭奪下一代入口的同時,通過 AI 瀏覽器整合一系列相關服務,構建 AI 時代的閉環生態,進而大幅提高自身競爭力。
無論是微軟在 Edge 集成 AI,還是如 Dia 瀏覽器徹底放棄傳統瀏覽器模式,轉向嘗試新的交互方式,亦或 QQ 瀏覽器、夸克的核心 "AI 超級框 " 形式,本質上都是通過控制互聯網入口、數據與交互范式,來搶占智能時代互聯網權力,便于未來 AI 生態的構建。
不過,目前該領域尚處在早期階段,技術成熟度還需驗證、用戶習慣也需培養,但無論如何,這一賽道將有機會成為未來多年的核心競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