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電商在線
今年 618,京東悄悄在餐飲戰場落下一枚重子。
京東 618 發布會上,官方宣布將引入十大網紅餐飲品牌及本地非遺、老字號,將在今年 618 大促期間于哈爾濱開出首家餐飲集合店 " 七鮮美食 MALL"。從幕后配送的 " 跑腿小哥 " 搖身一變,這一次,京東直接開起了美食城,打響一場流量、場景與效率的新戰爭。
京東做線下,不是第一次。
此前,京東就先后在線下布局過家電、母嬰和生鮮等品類的線下店鋪。從家電家居、生鮮超市再到線下堂食,京東的跨界步伐越邁越大,這次瞄準的,也顯然不僅僅是消費者舌尖上的生意——京東外賣日訂單量已突破 2000 萬,在線上流量快速增長的同時,京東開始在線下親自攬客,也進一步布局自己的線下業態。
但餐飲業向來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即便如美團、餓了么這樣早早入局本地生活和外賣的老玩家,也沒有自己親自下場,在線下布局過餐飲。來勢洶洶的京東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也意味著要直面更挑剔的客群和更復雜的運營難題。
而將時間線拉長,縱觀京東在線下的左奔右突,也能看出京東想要撬動的不僅僅是本地生活市場,還有更多的生活場景,在線上流量逐漸到頂之際,努力跑出一條新的增量之路。
京東,在哈爾濱開美食城
在淘寶、拼多多和抖音都在忙著做 618 電商大促之際," 貓狗拼 " 三巨頭之一的京東,卻悄悄在線下開起了美食城。
這家名為 " 七鮮美食 MALL" 的美食城尚未開業,據京東官方消息透露,美食城位置在哈爾濱的革新農貿市場商圈,將匯聚本地老字號、非遺美食和網紅小吃,以 " 好吃、放心、便宜 " 為主張,主打 " 品質堂食 + 品質外賣 ",還會實現 100% 后廚直播。
概念傳到中國,就成了一個個坐落于城市商圈或是各大景區附近的餐飲場所,匯集著米面快餐,咖啡奶茶,燒烤炸雞等各種平價、快捷的美食。
這幾年擠滿了年輕人的購物中心 B1 層,其實就是一個美食城。
從選址來看,七鮮美食 MALL 同樣遵循了美食城的定義。
曾開設過某連鎖炸串品牌門店的阿林表示,美食城基本都是招商入駐制度,還有一些公司會專門承包美食城再出租給商戶。
在一些情況下,商戶除了需要繳納租金,還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流水提成,成本會比自己開設門店高一些。以杭州三墩龍湖紫荊天街為例,一家 34 平米的沿街商鋪年租金在 7 — 8 萬元,而一家位于 B1 層的 20 平米餐飲商鋪,月租金在 1.98 萬元左右,同時還需要支付 20 萬元的轉讓費。但依舊有不少商家想要入駐美食城,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美食城的集聚效應和客流量。
" 大商場和熱門商圈的美食城,點位都是供不應求,一些核心商圈的 B1 美食城,還會篩選商戶,有些只招連鎖餐飲品牌,有的還會要求商戶的流水。" 阿林坦言,美食城會篩選商戶,一方面是為了流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背后的品牌效應,有知名度的網紅品牌,有些時候甚至可能 " 盤活 " 一個美食城," 有些時候為了吸引網紅品牌,美食城甚至可以免租金免傭金 "。
京東官方雖然沒有披露具體的合作模式,但從目前的信息看來,合作模式可能也是走的招商入駐模式,同樣會篩選商家。
首批商家就包含秋林格瓦斯、蜜雪冰城、黑色經典長沙臭豆腐和砂鍋婆等,基本都是有著一定知名度的連鎖品牌,自帶一定的流量和關注度,也更有 " 抗壓 " 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六必居、砂鍋婆、六丁火烤肉和肆月河豚等餐飲品牌,都將通過京東美食城開出哈爾濱首店——借助線上線下聯動的模式,這些品牌可以借助京東的流量和品牌背書觸達更多的潛在客群,再進一步延展至哈爾濱的更多地段,觸達更多的用戶。
從生鮮到美食餐飲
這不是京東第一次做 " 吃 " 的。
七鮮美食 MALL 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京東開出的生鮮超市 " 七鮮超市 ",雖然京東官方否認這兩個項目有所關聯,但兩者依舊有一些相似之處。
2017 年,京東開出自己的七鮮線下首店,主打的就是各種生鮮品類商品,對標阿里的盒馬——當時的盒馬已經開出了二十多家店,而盒馬的創始人侯毅,曾負責過京東的 O2O 項目,和京東的生鮮電商有一定關聯。
對標盒馬的七鮮,也和盒馬一樣打造 " 超市 + 餐飲 " 業務的結合,消費者可以在超市內享受加工的服務,即買即食。
在超市做餐飲,一是增加了盈利方式,探索更多業務的可能性,二是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也讓消費者能更長時間停留在超市內,連帶提升銷售額。
除了七鮮以外,京東還在 2019 年 12 月通過 " 七范兒 " 這一模式做過餐飲,直接把門店開在了北京白領聚集的銀河 SOHO,用 12 個檔口提供美酒美食,滿足年輕人的社交需求。
京東在線下開設部分大型購物商場京東 MALL,同樣也有一些餐飲業態,比如廣東京東 MALL 有著星巴克、瑞幸等輕餐飲,重慶京東 MALL 開設了負一樓美食街,天津南開京東 MALL 則在四樓五樓有一些零散的餐飲店鋪。
彼時的京東做線下餐飲,更多是為了和自己的生鮮電商、即時零售做結合,或者是為了補全部分京東 MALL 客群的用餐需求。如今的京東做美食城,則是因為外賣業務的迅猛發展,同時或許也是為了給京東 MALL 做好準備。
今年開年,京東靠著十萬地推大軍和 " 免傭金 " 策略,快速打響了外賣行業的突圍戰,上線 75 天,京東外賣就宣布日訂單量已經突破 2000 萬單。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美團、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依舊有不少連鎖品牌商家尚未入駐京東外賣。
另一方面,京東近兩年加速布局的京東 MALL,可以與之協同——作為一個售賣家電百貨的大型購物中心,大多數京東 MALL 并沒有引入大量常態化的餐飲店鋪,只是偶爾會有一些店鋪去做補足。小紅書、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就有不少人吐槽去各地京東 MALL 購物卻找不到地方吃飯。
結合上美食城招商入駐的模式,或許七鮮美食 MALL 也是在為京東 MALL 打樣,待時機成熟之后,兩者就可以相互結合,讓京東 MALL 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型商業綜合體,也讓京東的線上線下生態進一步融合。
京東,打出一套 " 組合拳 "
被稱為古典電商的京東,線下布局可能早已超越大多數人的想象。
2014 年 11 月,京東開出全國首家大家電 " 京東幫服務店 ",從純電商平臺轉向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模式。
此后,京東圍繞著這一模式,陸續又開出了母嬰體驗店、智能娛樂體驗館、農村實體專賣店、京東大藥房、京選空間和京東之家等線下實體店。這一階段京東開設的線下實體店,主要還是以單一品類為主,門店面積也不算大,主要涉及的品類也依舊是京東優勢的數碼家電品類。
時間轉到 2017 年,入局前置倉和生鮮電商的京東,將線下實體模式擴展到了便利店和生鮮超市上,開出了京東便利店和七鮮超市。
而后,京東的線下布局動作少了一些,直到 2021 年 9 月,京東旗下首家京東 MALL 落戶西安,京東做起了集 3C 數碼、智能家電家居和新能源汽車等多品類于一體的購物中心,京東線下零售也迎來了大店業態。
2022 年,京東開出京東新百貨,將京東的服飾、美妝、運動和奢品等品類帶到了線下。2023 年,京東再次開出能夠提供從數碼家電、家居生活延伸到周邊產品等品類的京東城市旗艦店。
京東的線下野心,從不掩飾。
從京東過去十一年的布局來看,從有著傳統優勢的數碼家電等核心品類,再到生鮮電商,再到美食餐飲,京東線下布局的每一步都和自己的線上電商生態緊密關聯著,如今開出線下餐飲,也更多是因為京東快速發展的外賣業務。
可以說,京東正在用實體店填補自己電商的空隙,也在用實體店和物流,賣出更好的 " 服務 "。覆蓋 2.5 萬個鄉鎮的 1.7 萬間京東家電專賣店,涵蓋 5 萬家藥店的京東買藥,再到后廚直接直播的七鮮美食 MALL ……當眾多電商平臺用百億補貼、小游戲和小說短視頻吸引流量的時候,京東更像是用線下補足線上,開始抄底線下,從線下給自己找流量,用線下的 " 服務 " 能力吸引流量。
只不過,這一次,京東瞄準的不只是貨架上的商品,還有更復雜的餐飲江湖,和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現在,京東還只是送外賣,或許將來,京東還將借助七鮮美食 MALL 做起到店團購等業務——這也是美團的 " 腹地 "。
這場突圍戰能否成功,尚待時間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古典電商玩家開始研究菜譜,外賣行業和本地生活市場的游戲規則,或許又要發生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