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子怡
編輯 | 袁斯來
今年上半年,安克創新顯得有些焦慮。
安克旗下 eufy 動作不斷,這個品牌此前主打安防和家清,但在今年 CES 上,發布了首款割草機器人。4 月,這款新品在速賣通開售,在德國一周內突破 1 萬美金銷售額。
幾乎同時,安克創新旗下原 3D 打印機品牌 AnkerMake 更名為 eufyMake 后,在眾籌平臺 Kickstarter 上線其第一款 UV 打印機—— eufyMake E1。
這算是今年 kickstarter 上的大爆品,僅 12 小時眾籌金額破千萬美金,目前已突破兩千萬美金大關,打破全球歷史科技類眾籌記錄。
安克早就參與過割草機器人還是 3D 打印機,前者以解散產品團隊告終,后者則因首款 3D 打印機量產交付不順出師未捷,產品一直反向平淡。
在深圳眾多跨境電商大賣中,安克創新是絕對的標桿。它是第一個真正建立起品牌的賣家,徹底打破中國制造 = 低端的等式。
安克以充電寶起家,而后又發展出音頻品牌 Soundcore(聲闊)和智能家居品牌 Eufy。高峰時期,安克創新內部曾有 27 個產品團隊。
然而,聲闊之外,安克并沒有發掘出其他成功的子品牌。三年前,安克創始人陽萌 " 遭遇系統性的失敗 ",他找不到出路,感覺 " 非常可怕。"
他砍掉 10 個產品線,重新聚焦在移動儲能、音頻等有限的王牌品類,很快走出低谷。2024 年,安克營收超過 200 億,營收和凈利潤都有超 30% 增長。
如今,安克要抓住機器人和細分賽道崛起的新機會。
01 2025 大熱品
安克切入消費級 UV 打印機的選擇,讓行業很多人意外。
UV 打印(紫外線打印的簡稱)并不是一項新技術,其在 20 多年前出現,是一種數字噴墨技術,該工藝將多層顏色墨水涂在表面,這些墨水在紫外線照射下會立即干燥,從而形成持久的圖像。從紙張到木材,從丙烯酸到皮革,應用場景廣泛。
傳統 UV 打印機主要用于工業生產場景,價格高昂,僅支持平面打印、產品體積龐大、操作復雜且需要專業技師。
eufyMake E1 稱是全球首款個人 3D 紋理 UV 打印機,其基礎套裝售價 1899 美元,早鳥優惠價 1699 美元,千元級的價格在海外市場也平易近人。
除了價格下探的優勢外,在使用門檻與應用場景上,產品也做不少的技術突破。
根據 eufyMake E1 官網介紹,eufyMake E1 的核心能力在于支持 3D 紋理打印,能夠通過精準的噴頭控制和 Z 軸調節,在多種材質上堆疊出高達 5mm 的立體浮雕,雙激光和攝像頭實現納米級掃描,確保打印精度。在操作流程上做了不少的簡化,用戶只需拍攝物體照片、選擇模板、點擊打印,剩下的能夠交給 AI。內置的 2 萬多個模板覆蓋從皮革壓紋到星空漸變等 20 多種風格。
至于傳統 UV 打印被詬病的維護成本,eufyMake E1 也通過自研的 JetClean 自清潔系統解決,維護費用僅為傳統設備的 1/10。
"eufyMake E1 這款產品的生態位很好,目前這個品類里沒有同類型的產品,它需要的技術比 3D 打印機簡單的多,又比激光切割機難一些,處于中間位,而且安克在宣發上也一直很有優勢。" 消費電子硬件領域的投資人告訴硬氪。
她很看好 eufyMake E1 將印刷打印繁復流程一體化的能力,這無疑將吸引更多的 C 端消費者。
" 之前市場有過類似的打印機,但是它有很多個步驟,你要先在膜上面打印花紋,人工的撒膠水,放到烤爐上烤化,然后再用熱印機壓這個花紋,它做不到一體化、就很難家庭化。" 上述投資人告訴硬氪。
從 eufyMake E1 的官網能夠看出,產品的用戶群體明確定位為 DIY 創意愛好者、創客和小 B 用戶。
這群人具有龐大的消費力,被統稱為 "Maker"(制造者)。頭部激光切割機企業 Xtool 破 20 億元的年營收多依賴這群用戶。
這個賽道一直談不上大眾,可在中國硬件公司扎堆后,也變得擁擠。
今年,XTool 推出了一款服裝打印機,公司表示,它與 " 所有服裝、所有面料 " 兼容,包括棉、聚酯、牛仔布、帆布、氨綸和皮革,是首款實現全自動印刷到烘烤一體化工作流程的設備,適用于單張生產和批量生產。可以看出,eufyMake E1 的應用場景和用戶群體和 Xtool 服裝打印機有所重合。
和 Xtool 的服裝打印機在定位、產品上更重合的是 Procolored 的入門 DTF 打印機(中文:數碼轉移膜打印機),眾籌金額達 179 萬美金。雙方在技術路線上類似,旨在降低 DTF 打印機的使用難度。
在打印機業內人士看來,多年以來消費級 3D 打印機公司對市場的用戶教育已經十分成熟,由此衍生出不少其他的打印需求,包括在衣服、包袋上印刷圖案。只是以前應用場景都更偏 B 端,現在硬件公司開始把這些技術遷移到 C 端。
可以說,在 eufyMake 入場前,其他硬件公司早就關注到 " 打印 " 這一賽道。目前,各家只是技術路線不同,但應用場景、用戶群體都有重合點,競爭升溫只是時間問題。
02 內卷王者割草機器人
如果說安克創新推出的消費級 UV 級打印機,開創了全新類目。那么,其推出的割草機器人則是加入早已紅溫的庭院戰場。
eufy 在今年 2 月正式宣布推出兩款割草機器人—— E15 和 E18,進軍割草機器人市場,定價在千元級美金。
eufy 采用的是時下最火熱的無邊界割草機器人路線,這一路線由中國出海品牌發起并領導,旨在取代埋線式割草機器人。
無邊界割草機器人的技術方案尚未達成共識。有成本較低的純視覺方案,視覺 +RTK 方案以及最貴的激光雷達 + 視覺方案。
根據相關產品介紹,eufy 兩款割草機搭載主要使用視覺方案避障,這類方案成本更低,但由于易受光照干擾,需要大量數據和強算法算力,對技術要求更高。
" 純視覺方案的割草機器人復雜度蠻高的,需要做大量的算法訓練。之前曾經有機器人公司(純視覺方案)把刺猬識別成了草,直接碾過去,引起很大的輿情。草坪是個很復雜的場景,上面可能有動物、動物大便、餐桌椅這類,那就使得算法訓練的周期要很長,坑也會很多。" 有專注于投資機器人領域的投資人告訴硬氪。
技術只是其中一個障礙。
安克的割草機器人產品同時布局于北美和歐洲市場。然而,歐洲和北美的草坪草質情況不同,對割草機的需求也不同。歐洲的草坪草質相對細膩、生長速度適中,對割草機的切割效率和精度要求較高;北美的草質較粗、生長速度快,尤其旺季每月需割草 2~3 次,對割草機的大功率、高效率和耐用性要求較高,很多時候要用大馬力的汽油割草車才能處理。
直到現在,無邊界割草機器人在美國的滲透率也只有 2%,沒有一家割草機器人公司能替代傳統的割草機。
更重要的是,割草機器人看重線下渠道。
" 割草機器人是個工況比較惡劣、容易壞的耐用品,它有維修的需求,而且現階段的割草機器人它的交付也不簡單,很多時候也需要線下人員的培訓,這個類目大家都希望能夠線上售賣,但實際上還是要依賴線下渠道。" 有投資人告訴硬氪。
安克創新誠然以銷售渠道見長,但主要是線上資源。其年報顯示,線上收入達 71.23%,而線下僅占 28.77%。銷售渠道的資源不復用,也是安克割草機器人未來運營拓展的新挑戰。
但安克不會放棄這個熱點賽道,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需要充電寶之外的增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