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太平洋科技
比每個月工資還準時的,是每年的 618。
5 月還沒過半,618 已經開始了。這次整整提前了 36 天。
搶跑這個詞已經沒什么意義了,但凡明年哪個平臺想 4 月底就開始 618,那其他平臺照樣也得跟上。
但今年 618,有個大家熟悉的規則不見了。
淘寶天貓宣布取消跨店滿減,也就是說,在過去幾年早就成為大促基礎策略的滿 200-30,滿 300-50,今年沒有了,轉而改為單件商品立減 15% 起。
跨店滿減沒有了,那我還要怎么買才便宜?或許是大多數已經習慣湊單的網友現在最大的疑問。
雖然這幾年行業對 618、雙 11 的景氣度一直比較悲觀,但事實是,所謂 " 降溫 " 更多指的是消費者不會再一擁而上,掐著點在那買買買。即使市場增量空間不大,但消費者仍然需要 618。
取消 " 跨店滿減 ",讓你更省錢了嗎?
取消跨店滿減,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絕對是件好事。
官方立減最低折扣均為 15%,最高為 50%,購買單件產品亦可享受立減。什么意思?——就是說,不需要湊夠 200 元,只要有參與 618 的商品單件就能打 85 折,最高 5 折。
雖然過去的滿 200-30 也是 85 折,但消費者首先是不需要再吭哧吭哧湊單,其次,誰能保證湊單就能精準湊到 200 元整啊。要知道,但凡你是買了 240 元再減 30 元,折扣力度就已經從 15% 降到了 12.5% 了。
雖然預售還是少不了,但說了那么多年要 " 簡單 ",至少今年 618 在機制上確實簡化了不少,營銷入口也更集中了。
除了單件就能享受折扣,商品也能與其他優惠疊加使用。比如在淘寶搜索 " 領券中心 ",就會有大量品類優惠券和店鋪優惠券可供領取,比如天貓國際自營的滿 300-40,阿里健康滿 400-30 等等。
這其實也很好算,雖然今年 618 穩定折扣是 15%,即 85 折,但過去的滿減,除了 200-30,還有 300-50,而后者是 83 折。
除此之外,有網友認為,滿減是在到手價的基礎上減,立減是在原價基礎上減,而以往的大促,有些店鋪本身就會有針對店鋪的優惠活動,這些疊加滿減優惠會更便宜。
而對商家來說,單件立減對店鋪的利潤壓力也更大。有商家對 PConline 表示,雖然滿減也是商家全部自費承擔,但有些客人本身就很難湊到 200、300 這個整數,商家拿出的折扣更少,實收的錢也會更多。
更重要的是,立減讓消費者更 " 冷靜 " 了,當消費者不再需要湊單,那理性就會回歸,本來為了湊單買 4.5 件衣服,如果一件也立減,消費者就只會買需要的那 1-2 件。
" 以往 618 雖然利潤低,但商家是不虧的,畢竟銷售量大。" 該商家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88VIP 的補貼力度也超前,第一波大促發放 6 張補貼券,去年僅為 2 張。要知道,最新數據顯示, 88VIP 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 4900 萬。融合自家生態,讓 618 不只服務于 618 一直是平臺構建生態的關鍵。
被拋棄的滿減和 " 疊貓貓 " 們
平臺做跨店滿減這件事很簡單,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平臺 GMV 和商家銷售額。
大家都經歷過只為買一件商品,為了湊夠滿減額,還得找一堆并非剛需的日用品和其他小物件湊單,然后越湊越多,又被引導買了一堆無用的東西。——但這樣一來,平臺的成交總額就提升了。
但湊單導致的另一個問題是一年比一年高的退貨率。
去年雙 11,服裝品牌拉夫勞倫一度成為年度銷冠:雙 11 GMV 超過 16 億,但與此同時,退貨率也達到了驚人的 95%。
畢竟真的有人買 100 元的東西,為了湊 1000-120,再挑了個 900 元的東西然后買完就退的。
湊單退款這件事到底對不對,也一度成為熱議話題。
過去幾年,電商平臺每到大促期間,就會出一堆復雜的玩法和減免規則。2019 年淘寶天貓的疊貓貓就曾紅極一時。
雖然這幾年消費者一直在吐槽平臺玩法復雜,但每年的提前加購湊單,看看哪個隱蔽的入口能不能薅到什么補貼或優惠券,能比官方價格更少一點,也是消費者參與大促的 " 樂趣 " 之一。
2019 年的 " 蓋樓 " 游戲,僅用了一周時間就為淘寶狂卷近 3 億用戶,要知道當年最火的微信小游戲 " 跳一跳 ",也用了將近一個月才積累了 3 億用戶。2020 年的 " 疊貓貓 " 總用戶量更是超過 5 億。
巨頭們為何如此偏愛小游戲,歸根結底,都是一種爭搶用戶注意力的戰術。淘寶的芭芭農場種地、種果樹、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養小雞,巨頭們將經過市場檢驗的輕游戲搬上電商平臺,在提供新的趣味場景營銷的同時,提高了用戶在 App 上的停留時間,也讓商家有了更多的流量入口。
拼多多的出現、直播的出現,都開始讓低價、促銷如中心化地每天發生,大部分品牌也不再需要過度依賴平臺每年的 618 或者雙 11 銷售商品。
當大促成為常態,當 " 李佳琦 " 成為常態,隨著全域低價競爭日趨白熱化,淡化規則玩法對平臺來說其實本質更多是從 " 流量驅動 " 轉向 " 用戶價值驅動 ",以此重塑消費者信任。
其他平臺呢?
回到原本應該作為 618 主陣地的京東,今年則仍沿用了跨店滿減、低價的玩法,只是從滿 300-50 元,調整為滿 200-20 元。
國補的作用仍在延續,包括剛剛發布的一季度財報,京東收入和利潤大幅釋放的背后仍主要是通電產品的國補政策。
即使京東宣布 618 正式開始時間是 5 月 31 日晚上,但同樣也選擇在 13 日晚 8 點開啟所謂的 " 心動購物季 " 進行預熱。
而這兩個月京東在外賣業務上高調發聲,也實實在在為實物電商成功導流,提高了自家 App 的打開率。
今年 618 京東仍然選擇用發券的方式進行補貼,但從前期力度來看,力度還是略低于淘寶,在這個自己首創的年度大促里,京東的優勢正在不斷模糊。
準備在 618 買臺洗地機的小敏第一個打開的平臺是淘寶,她對 PConline 表示,在 88VIP 領了滿減券后,同款洗地機,淘寶 2500+,京東 3000+,抖音 2800+,而拼多多只要 2020。
相較于淘寶京東的硝煙彌漫,一年一度的兩個大促一貫不是拼多多的主陣地,雖然拼多多仍提前在 5 月 14 日開啟了今年 618 的年中大促,但據悉,拼多多并未要求對品牌商家 " 全網最低價 ",只需要對標店鋪同款,做到同款同價即可。
甚至現在打開拼多多,主打的大促活動還是 "520 為愛降價 ",而非 618。
大促對消費者的直接結果是囤貨,"618 開始前和結束后最起碼有一個月的淡季,但凡 618 沒有搶夠淡季的銷售額和利潤,你淡季就會很‘難受’——做吧,沒啥利潤,又透支接下來小半年的消費力。不做吧,這波沒賺,后面的淡季也得跟著熬。"
誰還在乎 618,大家都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