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社訪談 如果說 MG 是自主品牌中最會 " 玩 " 的品牌之一,相信不會有人反對。
去年山東淄博的 " 俞烤魚 " 盛宴,很多人仍記憶猶新,6 月 30 日,MG 又來到了天津,以 " 火力全開、敞開來玩 " 之勢舉辦了一場 MGHoliday,在發布 MG Cyberster2026 款與 MG5 2026 款的同時,傳遞著 MG 品牌 "YOUNGFOREVER" 的精神主張。
抓住當下 布局未來
與如今各大發布會動輒 2 個小時甚至更長相比,本次 MG 品牌夏季新品發布會顯得非常 " 干練 "。一款低價燃油車和一款高價純電跑車同臺發布,更是實屬少見。
細品之下,這正是 MG 在產品戰略上的 " 立足當下、布局未來 "。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貓王等眾多名人都曾選擇 MG 旗下車型作為自己的座駕。門基樂隊甚至以 MGB GT 為名,創作了一首單曲,以表達對 MG 跑車的熱愛。
這或許就是在如今新能源大勢下,MG 品牌燃油車銷量仍占多數的主要原因,也是其持續深耕燃油車的底氣。
由于目前燃油車依舊是 MG 品牌的主要銷量來源,因此持續更新燃油車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其現在的市場,即 " 抓住當下 "。
俞經民表示,汽油車也要升級迭代,要進化,絕對不能說燃油車市場沒有了。
對于燃油車的發展,他指出,市場依然存在,不能被忽視。在歐洲市場,MG 的燃油車 MG HS 多次成為英國單月全市場冠軍,充分證明了燃油車的市場潛力。
剛剛擔任 MG 品牌事業部總經理的陳萃也在發布會現場深深感受到,MG 的車友不但喜歡其燃油車,還樂于進行改裝。
他坦言,更新迭代燃油車是為了穩固現有市場份額,有如此多喜歡玩改裝的用戶,MG 品牌為什么不把更好的燃油產品給到他們。
在陳萃看來,燃油車和純電車,一個是現在,一個是未來,沒有現在就不會有未來。
他認為,如果有品牌到今天為止只做燃油車,不做新能源,證明這個品牌對未來市場也沒有那么大的雄心。
在新能源產品方面,本次發布會上,MG 品牌不但推出了純電跑車 MG Cyberster 2026 款,還明確提出未來兩年將推出 13 款新能源車,涵蓋純電、插混和增程等多種形式,堅定推進 "All in 新能源 " 的轉型方向。
如此,MG 將繼續以燃油和新能源并行的產品矩陣,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據陳萃透露,未來,MG 不排除會推出 HEV 車型,若用戶需求導向有 HEV 方向,MG 品牌將及時跟進,滿足市場需求。
這種根據市場和用戶需求靈活調整的思路,使 MG 品牌可以始終保持競爭力。
依托上汽集團在電池技術、智能座艙、智能底盤等領域深厚的技術儲備,MG 將確保每款產品都具備獨特的技術亮點。
MG5 2026 款的置換驚喜價 5.99 萬元起,主打入門市場;MG Cyberster 2026 款定價 31.98 萬元起,定位高端。
如此價格跨度并非品牌定位的左右搖擺,而是為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俞經民解釋稱,MG Cyberster 雖不會追求大規模銷量,但其存在對品牌形象提升至關重要,能彰顯品牌為年輕人 " 造夢 " 的理念,避免品牌陷入 " 價格下探、天花板降低 " 的困境。
深耕全球市場 直面競爭與挑戰
如今,越來越多中國車企開始發力海外市場,力求為整體銷量開拓出新的增長點。
對于 MG 來說,毫無疑問其在全球市場的布局已形成顯著優勢。
全球范圍,MG 的累積出口量即將來到 300 萬輛,產品涵蓋燃油車和純電動車,歐洲市場更是被視為品牌 " 根據地 "。
在歐洲,MG 擁有燃油、HEV、純電等全動力車型,為當地消費者提供 " 年輕、風尚、智趣 " 的出行選擇。
對于歐洲加征關稅的問題,俞經民并不避諱。他表示,盡管面臨歐盟加征高額關稅的不利因素,2024 年 MG 仍在歐洲市場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展現出強大的市場韌性。
他還提到,MG 在歐洲市場的高銷量或是導致其面臨高額關稅的原因之一,但這恰恰從側面反映了 MG 品牌在當地的市場影響力。
數據顯示,2024 年 MG 品牌在歐洲的銷量達到 24.34 萬輛,在中國汽車出口歐洲的車輛中占比近 70%。
MG4 EV 在歐洲一直處于長期領先的位置,在歐洲累計銷量已達 30 萬輛,但因關稅影響,目前被大眾 ID.3 短暫反超。
對此,陳萃認為,這種競爭并非完全公平,MG4 EV 在歐洲賣的比大眾 ID.3 貴,且銷量更好,如今的被反超,乃是高額關稅的 " 功勞 "。
作為新上任的 MG 品牌事業部總經理,他對全新 MG4 充滿信心。
面對媒體,他透露,全新 MG4 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秘密武器,其與 OPPO 合作的最新手車互聯生態系統將在該車型上首發,這一 " 秘密武器 " 將助力 MG 繼續成為 " 歐洲之王 "。
誠然,大眾 ID.3、海豚等車型確實是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然而,從陳萃的神情中可以看出,MG 團隊非常有信心,他們相信接下來全新 MG4 一定會成為這些競爭對手要直面的挑戰。
目前,MG 品牌的產品矩陣從入門級的 MG5 到高端的 MG Cyberster,覆蓋不同價格區間,滿足多樣化需求。
俞經民談到,MG 在國內市場的主銷車型集中在 MG5、MG7,其銷量表現較為突出,而 MG ES5 等車型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未來將通過產品優化進一步完善產品布局,增強市場滲透力。
在市場推廣方面,MG 以 " 用戶為中心 " 的理念貫穿始終。品牌活動形式不斷創新,從重慶解放碑的線下活動到淄博燒烤的場景變化,從 "Always YOUNG" 到 "YOUNG FOREVER" 的主題升級,再到此次 "MG holiday" 夏季新車發布會的時裝秀式呈現,活動名稱和形式雖變,但核心始終圍繞 " 年輕、風尚、智趣 " 的品牌調性。
俞經民表示,用戶的喜好在變,但 MG 與用戶在一起的初心不變,始終致力于為年輕及向往年輕的人群打造專屬的出行方式和服務。
以年輕為核 以開放為翼
本次發布會期間,無論是場地的選擇,還是現場的布置,無不體現著 MG 品牌 " 年輕、風尚、智趣 " 的理念,并以 "YOUNG FOREVER" 為精神內核。
對于 " 年輕 ",陳萃表示,之前在其它品牌工作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 " 年輕 "。
他認為," 年輕 " 背后的含義是 " 個性化 ",即使是年齡較大的用戶,只要熱衷于改裝車輛、積極參與品牌互動,就屬于 MG 定義的 " 年輕群體 "。
如此寬泛的用戶定位,使 MG 的目標群體不斷擴大,涵蓋了越來越多心態年輕的消費者。
當下社會,35 歲、45 歲人群的心態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接受更多元的文化,呈現出更年輕的狀態,這也為 MG 品牌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品牌的長期發展離不開對核心價值的堅守,作為百年品牌,MG 正邁向第二個百年,雖然剛剛上任不久,但在陳萃的心中,MG 品牌要通過長久和可持續為其增加品牌價值。
依托上汽集團的雄厚實力,MG 品牌將把電池技術、電驅技術、智駕技術賦能到產品上,帶給客戶更好的長期價值。
如果一個品牌創造的只是沖動消費,那這個品牌是不能長久的。
很多人在看到發布會上公布 MG 與 OPPO 的手車互聯時,都認為 OPPO 是上汽的新晉合作方,并將其與華為共同討論。
其實上汽與 OPPO 的合作已有五年之久。
談到此,俞經民首先澄清,上汽與華為的 " 靈魂之說 " 是行業內很大的誤解讀,上汽和華為在 2019 年就開始戰略合作,一直到現在,雙方的合作沒有停過。同樣,上汽與 OPPO 的合作也沒有停過。
他坦言,對于上汽而言,閉門造車絕對沒有用,術業有專攻、強強聯合才能為用戶帶來真真切切的變化。
此次雙方合作的手車互聯生態系統具有顯著優勢,用戶可將手機 APP 零成本投射到車機,支持蘋果、華為等多種品牌手機投屏,真正實現 " 手機與車機的無縫銜接 "。
對于與 OPPP 合作的互聯生態對銷量是否有提升作用時,陳萃表示,這要取決于到底能給客戶帶來多少價值,如果手車互聯生態系統能提升用戶體驗,自然會帶動銷量增長。
他進一步講述,雙方實際上是在用一種很 " 笨 " 但是也很聰明的方法去做手車互聯,因為手機是用戶每天陪伴用戶 7-8 小時的 " 好朋友 ",將手機的功能延伸到車機,能為用戶創造熟悉且便捷的體驗。
對于車手互聯,用戶所使用的手機是否適配是關鍵。
對此他表示,不只是 OPPO,OPPO 發起的聯盟—— ICCOA 都可以用,這意味著安卓的用戶都可以用。
同時他還透露,在 MG4 上,蘋果手機一樣可以以浮窗的形式投放到屏幕上,華為手機也一樣可以以投屏的方式投放在屏幕上。
因此在 MG4 上,用戶使用的是全量 APP,未來也將可以使用全量手機。
俞經民也補充道,雙方將在產品定義、開發、營銷及商業模式等方面全面協同,形成聯合定義、聯合開發、聯合 " 營 " 和 " 銷 " 的合作模式。
同時,他強調,OPPO 在 3C 領域的技術優勢與 MG 的品牌調性高度契合,OPPO" 年輕、時尚、美 " 的理念與 MG" 年輕、風尚、智趣 " 的定位相輔相成,用戶群體重疊度高,為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交流期間,每每提到與 OPPO 的合作,俞經民都強調,上汽不造手機,OPPO 不造車,MG 有了 OPPO,一定會有 OPPOrtunity。
寫在最后
通過平衡燃油車與新能源車、深耕全球市場、堅守品牌定位并開展開放合作,MG 正穩步推進新能源轉型。
在這個過程中,品牌始終以用戶為中心,以技術為支撐,以創新為動力,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持續突。
百年造車底蘊,并非看其轉型速度的快慢,而是看其是否能在迎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同時,通過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穩步向前。
相比先高調宣布電動化時間表,又中途喊停的百年車企們,MG 的路或許才是最正確的。
(圖 / 文 網通社 卓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