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ataEye
" 沒有品牌支持的免費短劇只能被卷死!"
2025 年以來,免費短劇快速侵蝕短劇市場份額,不少腰尾部團隊紛紛轉型免費短劇和品牌短劇賽道。
6 · 18 購物節將至,DataEye 短劇觀察發現,今年大部分品牌方在品牌定制劇方面的宣傳節點均有所提前,不少品牌方在 3 月份開始持續加碼品牌定制短劇。
數據顯示,今年的 3-4 月共上線了 92 部品牌短劇,較去年同期略有增長。
一、數據盤點
從新入局短劇的品牌來看,今年以來共新增了 129 家品牌方入局短劇賽道,僅今年 1 月就增加了 84 家品牌方,賽道競爭擁擠。而從內容輸出方面來看,亦有不少品牌方 " 以質逆襲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年底新入局品牌短劇的美團,不同于韓束、丸美等美妝個護品類的先發優勢和重金入局, 2024 年下半年才踏入短劇領域,但憑借著精品化的內容制作和創新的品牌輸出模式,化身行業 " 攪局人 "。
(一)哪些品牌短劇更出圈?
雖然 " 播放 10 億 " 成為免費短劇的爆款神話,但縱觀市場全局,目前紅果短劇能夠實現播放破 10 億的短劇也僅 10 余部,"10 億率 " 在短劇市場不到 1%。
而從周期內的播放量來看,品牌定制短劇的實力并不差。4 月以來,品牌定制短劇播放量 TOP10 的短劇中,播放量最高的是抖音劇場號她見四季的《親愛的宿敵》,播放量達 2.8 億;其次是短劇演員孫樾快手賬號內的《暗戀藏不住》,上線僅 25 天播放量達 1.6 億;快手達人李詩雨賬號內播出的短劇《追光者》第三,播放量達 1.4 億。
(二)哪些短劇互動量帶動品牌飆升?
從互動量來看,丸美出品的《你好,同窗媽媽》的劇場內互動量最高,點贊量超 200 萬,轉發近 10 萬;其次是《婚姻補習班》互動量超 200 萬,《逆光綻放》和《少女的審判》緊隨其后,劇內互動量也近 200 萬,在平臺上的話題討論度也非常高。
二、" 不出圈就出局 ",誰能繼續留在牌桌上?
品牌出品短劇,正在從 " 被看見 " 到 " 被相信 " 轉變,2025 年,決定品牌定制劇能否留在牌桌上的不僅是虛無的播放量和話題度,更重要的是用短劇故事講好品牌精神。
(一)持續精品化創作能力:" 題材 + 資金 + 劇本 + 演員 " 的 " 四維驅動 "
" 要么有平臺支撐,要么有品牌投資,不然一股腦做免費短劇只能被卷死!" 一位短劇制片人在某社交平臺發布了這樣一則筆記。
一面是 " 千萬投資 "" 過億制作成本 "" 大咖出演 " 的高精品化免費短劇,另一面是題材同質化的內卷,2025 年短劇人們面臨的是 " 不出圈就出局 " 的壓力。據 DataEye-ADX 數據顯示,2025 年 Q1,國內微短劇市場總消耗達 66.7 億,環比 24 年 Q4,下降了 3%,紅果短劇、河馬劇場等免費端的劇場平臺正在侵蝕付費市場。
而想要繼續留在牌桌上,好的題材、持續投入的資金、精品化的劇本、穩定合作的實力演員陣容,四者缺一不可,這背后離不開大平臺資金傾斜和品牌廣告主的支持。
比較值得關注的是美團短劇,2024 年年底才開始大規模布局短劇賽道,但在產出數量和內容質量上都表現出色。
從內容輸出角度看,美團短劇的劇本題材涵蓋了 " 穿越、神醫、戀愛、萌寶、職場、喜劇 " 等多個類型,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短劇受眾的喜好,同時巧妙地將美團的業務核心價值,如美團神券、團購、酒店預訂等信息植入劇情。
(二)用戶鏈路的升級:觀看→下單→到店→粉絲創作傳播
經過了一年多的發展,短劇市場的兩極化發展愈加明顯,部分品牌短劇的宣傳效果和轉化量不達預期,另一方面是通過劇情故事培養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需要長期的輸出和沉淀,部分試圖通過 " 趕短劇熱潮 " 來實現曝光的品牌沒有更多的有效輸出,只能黯然退場。
最為明顯的就是部分美妝類品牌短劇的投放,清一色的 " 知名藝人 + 職場逆襲題材 " 的搭配,短劇儼然成了加長版的都市劇中插廣告。某飲料品牌的運營人員向 DataEye 短劇觀察表示," 因為轉化效果不佳,今年公司不再給短劇批預算。現在市面上的許多達人短劇劇情過于套路,品牌曝光和種草效果遠不如去年,性價比甚至不如素人博主。"
(三)緊跟用戶需求和市場熱點反哺內容形態升級
" 土味短劇我不看,但土得這么別致我一定要試試!"
" 才點了 5 千多的外賣,我真的不好意思當少爺!"
美團的 2024 年度報告因 "AI+ 互動短劇 " 這一獨特形式登上微博熱搜。
例如,選擇女頻中的《愛人蝕骨,他卻似風》,成為劇中的女一號。用戶在短暫的 5 分鐘劇情中體驗了一把豪門千金被心機男配算計,又被霸總愛上,還能瞬間打臉惡毒 npc 的多重反轉,最后的結局竟然是助理甩出主角在美團上的消費清單,讓用戶在沉浸互動體驗后快速切回觀看者的角度,感受到品牌的新意和巧思。
三、憑什么出圈?
(一)經典題材 + 熱點情緒 + 品牌人設創新
品牌定制短劇的目的是品牌宣傳,但先讓用戶 " 減速停留 " 的一定是內容。
從美團近期熱播的 5 部破億短劇來看,在經過市場驗證的題材上,結合最新的社會熱點議題進行人設的創作是行之有效的內容方法論。
(二)品牌理念輸出
品牌短劇與其說是產品推廣,不如說是用劇情傳遞消費方式。在短劇《暗戀藏不住》在傅總在與女主 " 約會 " 的多個消費場景中頻繁使用美團團購,畫面也適時彈出領券鏈接,讓觀眾在觀看精彩劇情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美團團購的信息,強化觀眾對于美團團購的心智認知,使產品植入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一部分。
(三)" 劇情 - 地理位置 - 即時履約 " 三軸聯動
在模式創新上,美團可以實現動態地理圍欄式的植入,將品牌玩法與短劇劇情相結合,短劇劇情中植入的鏈接,用戶點擊跳轉到美團團購頁面后,美團 APP 可以根據用戶的實時位置,推薦與劇情相關的門店。
(四)平臺宣傳策略的 " 定制化 "
抖音用戶更依賴算法推薦的 " 興趣裂變 ",快手用戶則偏向 " 信任關系驅動 " 的社交傳播。對此,在宣傳策略上針對不同的平臺屬性,定制化地調整品牌短劇的宣傳策略尤為重要。美團在品牌短劇領域的宣傳策略分野在《暗戀藏不住》與《葬禮后我竟成大哥臥底》兩部作品中體現得尤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