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統計數據,2025 年上半年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達 77 起,超過去年全年總和(67 起)。
毫無疑問,在資本市場愈趨保守的年代,人形機器人成為了為數不多被風險資本熱捧的賽道,甚至被認為是在移動互聯網之后,唯一一個可以承載 " 改變世界 " 這樣巨大愿景的新物種。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當人形機器人的創業公司在一級市場受到資本追逐的同時,與之相關的供應鏈企業也開始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比如,A 股上市公司——綠的諧波就是其中之一。這家以諧波減速器為主要產品的公司,是特斯拉、宇樹科技等人形機器人產品的主要供應商。過去一年,綠的諧波的股價漲幅超過了 60%,在全球諧波減速器市場排名第二,國內市占率超 35%。
諧波減速器,人形機器人的 " 關節靈魂 "
在人形機器人的本體研發中,關節的開發是其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關節的靈活度,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運動精度和傳動效率。而諧波減速器,則是關節研發制造中最核心的零部件。
諧波減速器,是一種基于諧波傳動原理的精密減速裝置,通過柔性元件的彈性變形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其核心特點在于結構緊湊、傳動比大、精度高,廣泛應用于機器人、航空航天等高精度領域。
其工作原理在于,當波發生器裝入柔輪后,柔輪被撐成橢圓形,長軸處與剛輪完全嚙合,短軸處脫離。波發生器旋轉時,柔輪變形位置不斷變化,通過齒數差實現減速。例如,波發生器旋轉多圈,柔輪僅轉一圈,形成高減速比(單級可達 30-320,雙級可達數千)。
簡單來講,在機器人運動控制中,諧波減速器通過將電機的高速旋轉,轉化為低速高扭矩輸出,實現機器人關節運動的精準控制。
此外,諧波減速器體積比傳統減速器小 2/3,重量輕 1/2,適合空間受限場景(如機器人關節)。諧波減速器傳動效率達 69%-96%,噪音低,運動無沖擊。
以特斯拉 Optimus 為例,全身 28 個旋轉執行器中,14 個采用諧波減速器,實現肩、肘等關節的輕量化(單個關節模組僅 1.2 公斤)和高精度(誤差
綠的諧波,從工業機器人走向人形戰場
公開資料顯示,綠的諧波成立于 2011 年,是一家專業從事精密傳動裝置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包括諧波減速器及精密零部件、機電一體化產品、智能自動化裝備等。
當前,綠的諧波超過 80% 的營收來源于諧波減速器及金屬部件,這些零部件主要應用于工業機器人領域。而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爆發,綠的諧波的研發重點也逐步向這一領域傾斜。
" 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原因,我們已不可避免地卷入這場洪流。具身智能的時代肯定會到來,其速度可能超出我們若干年前的想法。"
綠的諧波總經理張雨文公開表示,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已經 " 勢不可擋 "。未來智能機器人最通俗的形態一定是人形,尤其是在商業領域的應用。
按照張雨文的說法,綠的諧波是國內少數集自主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為一體并實現諧波減速器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從基礎原材料的研究和選擇、零部件粗加工、精密加工到諧波減速器整機的裝配,目前均能實現自主可控。
更多的信息則顯示,目前綠的諧波已經入到了特斯拉的供應商名單,具備了在該領域從產品定制化開發到批量生產交付的能力,并且與國內外人形機器人客戶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此外,區別于日本哈默納科的二次諧波技術,綠的諧波的三次諧波技術通過優化波發生器與柔輪的嚙合方式,提升了傳動剛性和精度(誤差≤ 5 弧秒),適用于高負載場景(如人形機器人關節),形成差異化競爭。
目前,主流人形機器人如特斯拉 Optimus 單臺搭載 14-20 個諧波減速器(占執行器總量的 71.4%),而高自由度機型如 Figure 02 甚至采用全諧波方案(39 個 / 臺)。
如果按照機構預測,2030 年人形機器人銷量突破 350 萬臺,那諧波減速器的需求將激增至 4220 萬臺,市場規模近 2000 億元。人形機器人需求占比將從 2025 年的 7% 躍升至 2030 年的 55%,成為諧波減速器第一大應用領域。
這意味,人形機器人正為諧波減速器開辟千億級的增量市場,2025-2030 年需求復合增長率或超 80%。(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 | 饒翔宇 編輯 | 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