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今天,由上海人形機器人 " 獨角獸 " 公司智元機器人自研的 A2-W 機器人,在富臨精工綿陽工廠開啟了全球首個 " 工廠作業直播 ",三小時中,一個智元機器人搬運了 800 余個物料箱,零失誤,充分展現了其在長時間、高強度、動態干擾環境下的穩定作業能力。
智元機器人正在加速推動具身智能落地。與傳統機器人產線的 " 預編程 " 相比,具身智能具備強大的自適應能力。雖然當下具身機器人的工作速度或許比不上成熟的流水線,但這場直播已經讓一部分人相信,通用具身機器人是那列 " 初生的火車 ",馬被甩到身后只是時間問題。
14 秒自主搬運一個箱子
彎腰、伸手、夾緊,轉身、松手,一個原本疊放在物料堆里的 15 公斤重的物料箱,就穩穩地落在了料架上,整個過程大約用時 14 秒。
對人來說,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搬運工作,但卻需要機器人背后的科研人員 " 攀過幾座高山 "。富臨精工工程部主任鄧揚說,難點之一在于工廠的物料堆放的位置是不固定的,這就導致無法用機械臂去完成,智元機器人具備自主識別和自主規劃路徑的能力,讓它能夠處理碼放不規范的物料堆。
此次直播的 A2-W 是一臺輪式機器人,此前和它一同 " 競爭上崗 " 的有智元多個型號機器人,其中也包括足式機器人。工廠地面非常平滑,輪式機器人腳步輕的優點得以顯現,因此毫無懸念勝出。目前,該機器人已在富臨精工綿陽工廠 " 上崗 " 一月有余,代碼結合工況進行了多輪迭代,負重也從一開始的 10 公斤增加到 15 公斤。
" 啃下 " 工業場景這塊硬骨頭
盡管具身機器人近年來浪潮洶涌,但敢于直播的企業并不多。不久前舉行的機器人馬拉松 " 狀況 " 不斷,有的機器人一出場就摔倒在地,有的跑著跑著把頭跑掉了,大多數機器人需要有人在前引路,或者在后操控。
" 我們的機器人在直播中的所有動作都是自主的,整場直播沒有工作人員在旁操作。" 智元機器人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說。直播中有一個小插曲,主持人在念詞時無意闖入了機器人的工作場地,它停下來對主持人說 " 請讓讓,你擋著我了 ",主持人方才轉身看到身后的機器人。
教育科研、迎賓導覽、工業協作是當下人形機器人三大主要商業場景,相比前兩者,工業場景用戶復購能力強、產品單價高、技術護城河深,是更需要長期投入的板塊。羅劍嵐主張推動具身智能落地工業場景。" 我們考察過很多機器人生產線,由于是預編程,適配不同生產任務需要調試好幾個月,這和當下快速變化的生產需求是矛盾的。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可大幅縮短生產適應期,未來會徹底改變生產組織方式。" 他說。
具身智能賽道 " 風口已至 "
盡管首秀即取得 " 零失誤 " 的佳績,但直播也沒有讓所有人滿意。和機器人馬拉松相比,這場直播顯得太過平淡——因為主角一直在搬箱子。有觀眾 " 離場 " 前留言:還以為能看到機器人與人一同協作的場景,看來距離具身智能真正落地還有很長時間。
身處其中的從業者卻已感到了 " 起風了 "。鄧揚表示,A2-W 機器人在抗干擾、糾錯能力上遠超傳統自動化設備,尤其在面對非標準化操作時展現出極強的適應性。雖然只采購了幾臺機器人,富臨精工卻組建了機器人專班,他相信具身智能在工業上的潛力無限。
王闖則表示當下正處于工業人形機器人從 0 到 1 的關鍵階段。未來 1-2 年內,智元將加速本體與算法的迭代,推動通用具身機器人在更多工業場景中實現規模化應用。
智元成為具身智能賽道 " 火車頭 " 的 " 東風 " 也已具備:從資本面,智元機器人通過 " 協議轉讓 + 主動邀約 " 方式收購上市公司上緯新材的控股權,有望成為科創板首家具身智能公司;在影響力方面,由智元作為主辦方的全球機器人挑戰賽正在進行中,力爭匯聚全球開發者智慧突破具身智能的邊界;在出貨量方面,智元今年計劃出貨數千臺,工業場景方面,除汽車零部件外,智元已與物流、城市服務、AI 制藥等公司簽署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