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穩定幣成為洗錢工具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岳品瑜 網編:王巍 2025-07-10
穩定幣抬頭的洗錢風險值得警惕。
近日,據媒體報道,義烏已有零星商戶接收穩定幣,雖未出現傳聞中 " 月流水 10 億美元 " 的盛況,卻也給市場敲響了警鐘。這種看似便捷的支付方式,若放任其游走在監管邊緣,很可能成為洗錢分子的 " 暗道 "。不僅將擾亂現有的金融秩序,還可能沖擊實體經濟秩序。
不同于幣值大起大落的比特幣,穩定幣有一套維持幣值穩定的特殊機制,生來就帶著 " 交易工具 " 的屬性。
" 全天 24 小時都能交易,手續費低,到賬還快。" 看似便利的交易背后卻暗含風險。
一方面,由于匿名化、去中心化的手段,用戶身份通常以錢包地址呈現,而非真實姓名。使得資金流向難以追蹤,為洗錢分子掩蓋資金來源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使用穩定幣交易避開了雙方銀行的換匯與轉賬流程,容易繞過監管體系,成為非法資金跨境轉移的工具。更深層次來看,這不僅對銀行業務與跨境金融產生較大影響,也十分考驗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與國家資本管制的能力。
其實,穩定幣帶來的反洗錢監管挑戰,早已不是某一國家的麻煩,而是全球金融圈的共識性難題。各國央行都在頭疼,既要應對它帶來的監管漏洞,又得在防范風險和順應技術變革之間找到出路。這道題,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數據也能說明問題,這兩年穩定幣在非法交易里的占比已經超過了比特幣,成了犯罪活動的新寵。
風險必須早防早治。抬頭的洗錢風險也可從交易環節、兌換渠道、技術追蹤等多維度構建監控體系。
穩定幣與法定貨幣的 " 出入金 " 環節,是非法資金 " 洗白 " 的核心步驟。需加強對這一環節的監管。商戶收錢也不能糊涂,得問清楚交易對手信息,大額收款抓緊報備,別成了洗錢的 " 中轉站 "。
技術上也有辦法,區塊鏈雖然藏得住人,卻記著每一筆賬,可以開發專門的監測工具,順著交易記錄追根溯源。
普及穩定幣風險知識也至關重要。要讓商戶明白,看似輕松的交易背后,稍有不慎就可能卷入違法漩渦。
此外,由于穩定幣跨境流動特性,單一國家的監管難以奏效,需加強國際協作,建立跨境反洗錢信息共享機制,聯合打擊利用穩定幣進行的跨國洗錢活動。
當然,跨境支付確實需要創新。以中國香港試點與數字人民幣協同發展的合規路徑已在探索之中。或許將來,在外貿集中的自貿區,試點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既能滿足商家需求,又能把交易圈在陽光下,不失為一個好思路。
面對市場對跨境支付創新的真實需求,效率、創新與穩定之間的平衡,從來都繞不開。如何既尊重市場活力,又守住了金融安全的底線,是現實中必須直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