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掐著凌晨 1 點發布的停工停產通告,幾乎為羅馬仕蓋棺定論。即便資本意志能為其續命,重生之路也必然伴隨著一次徹底的品牌切割—— " 羅馬仕 " 三個字所承載的消費者信任,已在劣質電芯的連環爆燃中化為灰燼。
這場席卷羅馬仕乃至安克等頭部玩家的行業性危機,其禍根直指一批流入市場的劣質電芯。
2025 年," 充電寶高空起火 " 這樣的新聞頻繁出現,當巧合成為常態,其背后必然蟄伏著冰冷的因果鏈。
更令人脊背發涼的是產業上游的真相。
有一位資深從業者曾對我說:充電寶產業本質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溢出的下游。
前些年,狂飆突進的動力電池產業,讓電芯成本銳減,撐起了共享充電寶百團大戰。
現在,致命拷問是:既然同源電芯是充電寶與電動汽車共享的 " 工業血液 ",前者因價格內卷敢于偷工減料、采用劣質隔膜,后者又如何能自證置身于系統性風險之外?
行業都將智能汽車稱為 " 移動的機器人 " 時就意味著其命運已與電池安全深度捆綁——一次 Note7 式的爆燃事故,足以讓三星帝國根基動搖,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從王者淪為 "Others" 的隕落軌跡,殷鑒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