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桑尼亞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成就 "
馬古富力大橋位于坦桑尼亞姆萬扎省,全長 4.66 公里,雙向 4 車道,設計時速 120 公里,年均通行能力預計將超過 100 萬輛車次、400 萬人次。大橋通車后,兩岸居民往來時間從過去 2 個多小時的公路繞行或 40 分鐘的輪渡縮短至 5 分鐘左右,顯著提升出行效率。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民眾興奮地與大橋合影。" 我曾為了送孩子去醫院,乘渡輪到湖對岸花了很長時間,當時心急如焚。" 當地居民哈利瑪表示,維多利亞湖兩岸的學校和醫院資源分布不均,許多家庭因交通不便錯失就醫或教育機會。" 我們很感謝中國朋友和中國企業,大橋建成通車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
喬弗里 · 喬爾是當地一家啤酒企業的貨車司機,以前需要送貨到對岸時,他大多會選擇輪渡。" 有時我要等上 3 個小時。" 喬爾說,上岸后還要行駛約 350 公里才能到達工廠倉庫,往返送貨至少需要兩天時間。" 如今大橋通車,一天便可往返。真是太方便了!"
" 這座橋是東非最長的大橋,將成為我們國家的象征和驕傲之一。" 坦桑尼亞工程部部長阿卜杜拉 · 烏萊加表示,坦桑尼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大橋通車為坦桑尼亞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 "。
" 馬古富力大橋是非中基建合作的精品工程。" 哈桑表示," 馬古富力大橋是坦桑尼亞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成就。大橋建成通車不僅顯著促進了維多利亞湖兩岸的互聯互通,也標志著一個新的時代開啟。"
" 推動民生改善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
早上 6 時不到,金色的陽光灑在維多利亞湖面,馬古富力大橋基貢戈一側的魚市人頭攢動。當地采購商阿基利蹬著一雙橡膠高筒靴,正和助手一起將裝有鮮魚的鐵皮箱固定在摩托車后座上。
阿基利每天早上天不亮就來魚市采購。" 有時,我們在基貢戈沒有選到心儀的魚,就會去湖對岸的布西西地區采購。但乘渡輪去對岸耗時太長,碰到高溫天氣,魚貨極易變質。" 他表示,大橋通車后,往返湖兩岸更加方便,有更多時間和機會選到鮮美魚貨并及時送到加工廠和市場。大橋通車后,他的月收入預計能比之前增加 30%。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淡水魚產區之一。據姆萬扎漁業協會初步估算,大橋通車后,魚貨可在 1 小時內送達加工廠或冷庫,運輸成本降低 25% — 30%。
姆萬扎是僅次于達累斯薩拉姆的坦桑尼亞第二大貿易、工業和漁業中心。坦桑尼亞主流媒體《每日新聞》報道說,馬古富力大橋建成通車,將激活區域物流運輸、農漁產業集散、跨境貿易往來等," 為坦桑尼亞及周邊國家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成為推動民生改善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
大橋邊的集市上,小吃店老板卡邦加正在為客人準備當地傳統食物烏加利。他說,大橋通車后,往來基貢戈地區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小店客流量明顯增多,村里不少人也打算開小賣鋪。
交通改善還帶動了沿湖區域的投資熱。據坦桑尼亞土地、住房和人居發展部數據,自大橋開始建設以來,當地新增注冊中小型商業主體數量較 3 年前增長了 2.8 倍。目前,當地已有多個物流園區、旅游開發項目正在規劃中。
" 馬古富力大橋是坦桑尼亞戰略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坦桑尼亞國家公路局姆萬扎區域經理、工程師帕斯卡爾 · 安布羅斯表示,大橋不僅促進坦桑尼亞國內貿易,也為坦桑尼亞與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等國家間提供更快捷的貿易通道,促進地區貿易。
" 在中企的幫助下,我們將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
馬古富力大橋項目所處水域是坦桑尼亞重要漁業資源區,湖水質量直接關系到當地居民的飲用水安全與漁民生計。項目副經理秦榕告訴記者,大橋建設期間,項目團隊堅持環保優先,通過創新工藝技術,將水域污染降為零,實現了 " 施工不擾湖 " 的目標。" 我們自主研發的一體式柔性止水工藝,在水中承臺與樁基之間采用充氣橡膠膠囊隔水拼接,避免了傳統水下施工可能造成的水體污染。" 秦榕說。
該項目累計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近 3000 個,其中本地員工占比近 95%,培養逾 1500 名專業技術工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方工程師還積極向坦桑尼亞青年傳授技術與經驗,幫助他們掌握現代橋梁建設知識。
今年 23 歲的姆瓦朱瑪 · 穆罕默德是阿爾迪大學畢業生,曾在項目上實習。從圖紙學習、施工培訓,到橋梁預制、吊裝焊接……談到實習經歷,她說:" 過去我們只是學習理論,這段實習經歷讓我有機會參與實踐,拓展了知識面。未來我希望參與更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國家發展出一份力。"
羅伯特是項目上的一名司機。靠著穩定的收入,他在維多利亞湖畔蓋起了新房。" 參與項目建設的這 5 年,我的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 他對記者說," 中國企業為我們帶來了工作,也帶來了技術。只要愿意學、肯努力,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 以前人們覺得在維多利亞湖上修建大橋是不可能的事,現在在中企的幫助下,我們將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項目人力資源主管丹尼斯感慨道。
(本報坦桑尼亞姆萬扎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