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美國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Internet Group 表示,已向美國監管機構申請國家信托銀行牌照,計劃成立一家名為 "First National Digital Currency Bank, N.A." 的全國性信托銀行。這家銀行將負責監管公司自身的 USDC(美元掛鉤穩定幣)儲備,并為機構客戶提供 " 數字資產托管服務 "。
Circle 首席執行官杰里米阿萊爾(Jeremy Allair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通過申請國家信托銀行牌照,Circle 正在積極采取措施,進一步加強我們 USDC 的基礎設施。此外,我們還將與美國即將出臺的關于以美元計價支付穩定幣發行和運營的監管規定保持一致。"
當前穩定幣發行商面臨嚴格的監管審查(如 SEC 對 Tether 的調查),獲得銀行牌照將使 Circle 成為受監管實體,減少法律不確定性。目前 USDC 的儲備金由傳統銀行托管,存在銀行擠兌或破產風險。銀行牌照允許 Circle 自行托管資金,無需依賴商業銀行托管儲備金,避免類似 2023 年硅谷銀行危機導致的 USDC 短暫脫錨,降低第三方風險。競爭對手 Tether(USDT)因儲備透明度問題長期受質疑,若 USDC 成為 " 最合規穩定幣 ",可能促使部分用戶遷移,在合規性和市場信任度上超越 USDT。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告訴筆者:獲批后,受 OCC(美國貨幣監理署)監管,USDC(Circle 發行的穩定幣)的儲備透明度和穩定性將提升,吸引更多機構采用。Circle 可提供更廣泛的金融產品(如貸款、支付清算),收入來源更加多元化,而不僅限于穩定幣發行。
同時監管成本也將增加,合規工作可能需要大量的時間、資金和人力資源投入,銀行需滿足資本充足率、流動性管理等要求,可能壓縮利潤空間。此外,業務復雜性提高,需平衡穩定幣業務與傳統銀行業務,可能面臨沖突(如貸款業務影響儲備金透明度)。Circle 需要在業務模式、運營管理、客戶服務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優化,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轉型風險。若 USDC 儲備金完全由 Circle 自身銀行托管,仍存在單點故障可能。
盡管獲得牌照后可降低交易結算成本,但其業務仍可能受到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如利率波動、經濟衰退等,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和業務發展。
"Circle 能否最終獲得這個牌照,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目前美國對于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的監管政策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Circle 需要和美國貨幣監理署、美聯儲等溝通,證明其作為一家數字資產銀行能夠與現有的傳統金融體系有效融合,并且不會對金融穩定造成威脅,這可能需要其在業務模式、風險控制、資金流動性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調整。" 一位行業從業者表示。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擔心:儲備貨幣的托管和發行由同一個主體控制,將會增加道德風險。在發展的同時,如何通過制度性的監管避免道德風險的發生?這也是監管層需要考慮的重點。
在上述人士看來,Circle 的這一舉動,可能促使其他穩定幣發行商(如 Paxos、Gemini)效仿,一同申請銀行牌照,推動行業整體合規。
目前,全球范圍內,有諸多金融科技公司尋求銀行牌照。2019 年香港金管局先后下發 8 張虛擬銀行牌照,騰訊、螞蟻集團、小米集團、京東、平安壹賬通等金融科技屬性明顯的企業紛紛入局。這些企業獲得牌照后,利用金融科技為客戶提供突破時間和地域限制的數字化金融服務,借助自身科技優勢,挖掘香港及周邊地區的金融市場潛力,服務本地及跨境客戶。
上述企業更多是基于傳統金融業務范疇,如消費金融、零售銀行服務等,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優化服務體驗、拓展客戶群體,所處的金融市場環境、監管體系以及業務重點都與 Circle 有所區別 。
" 若 Circle 成功,可能催生更多‘加密原生銀行’,模糊傳統金融與加密金融的界限。同時,OCC 的批準可能促使美聯儲加速數字美元(CBDC)研發,以維持貨幣主權。 全球監管也將跟進,歐盟、新加坡等可能調整政策,鼓勵類似模式,形成跨國數字貨幣銀行競爭格局。" 張雪峰表示。(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孫騁,編輯|蔡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