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銘直言,證券公司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關鍵,在于攻克投顧帶教與資產配置兩大核心技術難題;對投顧要分層分類挑選培養,將投顧分為 A、B、C 三類針對性培養;對投顧的訓練要聚焦教授研究方法、傳授產品等多方面知識、以及面對不過同客戶的營銷策略。
" 黃所 " 金句迭出,在提及投顧帶教與資產配置重要性時,稱 " 這兩個問題不解決,要從賣產品轉型為財富管理,都是空談 ";在談到對投顧的訓練時稱," 光有‘骨架’不行,要有‘肉’ "。
傾注大量精力培養投顧
黃燕銘直言,在國泰君安證券任職的最后近五年間,傾注大量精力在投顧培養上。加盟東方證券后,除管理研究所外,另外一個任務是要培養投資顧問。
黃燕銘提到,證券公司從傳統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必須解決投顧帶教與資產配置這兩大核心技術難題,否則轉型只是空談。而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專業技術,更依賴實戰積累。
" 空談誰都會,寫篇文章,5 頁紙、2 個小時,人工智能給你生成。但是要把這些事情做成,我真的花了 5 年的時間去探索可行路徑。投資顧問的帶教,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實際上挑戰極大。" 黃燕銘如是說。
分層分類培養與系統化訓練體系
在投顧培養方法上,黃燕銘有著獨到見解。他強調,首先要對投顧進行分層分類挑選和培養,與挑選研究員相似,依據 " 能力 "、" 績效 "、" 思維特征 ",將其分為 A、B、C 三類,A 類嚴格訓練,B 類側重營銷,C 類由 A、B 類帶動,以此構建龐大的投顧隊伍。
黃燕銘表示,在投顧訓練中,研究方法的教學至關重要。部分從業者質疑 " 是否要讓投資顧問從事研究工作 ",他明確否定這一誤解:" 不教授研究方法,投顧將無法解讀研究報告。當前研究報告數量龐大,如何辨別質量優劣、判斷實戰價值?資深分析師可快速篩選有效信息,但新人往往僅關注報告數量、傳播熱度或金句,缺乏對內容價值的鑒別能力。因此,研究方法是投顧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能 "。
在黃燕銘看來,只有方法是不夠的,還要給投顧教授內容、思想,要讓投顧懂經濟、懂策略、懂行業、懂公司、懂股票,還要讓投顧掌握固收、ETF、量化策略等產品知識。此外,還要教授投顧營銷,面對高凈值人群、長尾客戶要有不同的營銷策略和方法。
" 光有‘骨架’不行,要有‘肉’ "。黃燕銘強調。
批評過度依賴營銷話術現象是 " 真聰明 "
黃燕銘特別批評了部分公司在財富管理教學中過度依賴營銷話術的現象,明確禁止使用話術教學,倡導教授投顧真才實學。
" 我見過很多投顧,跟我講投大類資產配置怎么做,毫無思想觀點,講的都是一套話術。我說‘真聰明’,但用這種方法去服務客戶有價值嗎?毫無用處。所以,我(定下規矩)話術不許講。" 黃燕銘強調。
黃燕銘坦言,教授了上述內容仍然不夠,還要投顧很多生活常識,乃至哲學。
" 你得教他們(券商投顧)很多生活的常識,怎么去跟有錢人、跟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最后,還可以再教他哲學,讓他對這個世界有認知,讓他思想有高度,讓跟他談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讓客戶真的覺得這個投顧很有水平、很高深。通過一系列的訓練把他們培養出來。" 黃燕銘說。
黃燕銘強調,投顧培養是系統性工程,課堂上以 " 師生關系 " 傳授知識,工作中則以 " 將兵模式 " 指導實踐。這種長期持續的指揮與磨合,絕非短期可成,需傾注大量時間與精力。
幫助年輕投顧轉型是使命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多教一個投顧,讓他長一身本事,多幫助一個年輕人,同樣也是救了一命,讓他們實現轉型。" 黃燕銘稱。
同時,黃燕銘以嘉信理財為例,指出經紀業務轉型過程中必然面臨人員淘汰,幫助更多人實現轉型是行業使命。
" 我們今天要實現經紀業務轉型,一樣會面臨一部分的人不適應,會被淘汰,如何幫助盡量多的人轉型,那就是我們的使命。" 黃燕銘感慨。
此外,黃燕銘呼吁基金公司與券商加強合作,共同推動買方投顧發展。他分享了過去與鵬華基金等在投顧培養、大類資產配置、信息系統構建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也指出目前存在部分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配合度不高的問題,希望基金公司加強內部溝通,共同為證券行業財富管理轉型貢獻力量。
" 投顧訓練,他聽了誰家的課,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他們以后在產品營銷的過程當中,對哪家的產品就特別會容易上心、上量。" 黃燕銘分享基金公司與券商的實踐意義。
從國泰海通奔赴東方證券
黃燕銘于上月末加盟東方證券。4 月 29 日下午,東方證券研究所舉行全體員工大會,會上公司領導正式宣布黃燕銘入職東方證券,擔任研究所所長。
作為是第一代分析師,黃燕銘提出過 " 超預期 " 研究方法、" 花的理論 " 和 " 證券研究的 2+1 思維 " 等,在賣方有 "A 股研究總教習 " 等多個稱號。
履歷顯示,他證券從業經驗已有近 30 年,最早 1994 年就在萬國證券經紀業務總部任職。1996-2010 年,黃燕銘歷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證券分析師、研究所副所長。短暫就職于瑞銀之后,2012 年 8 月正式加入國泰君安任研究所所長。從職業生涯情況來看,黃燕銘 2000 年之前主要從事證券研究工作,負責過建材、鋼鐵、有色、傳媒等行業領域的研究;之后主要從事研究管理的工作,擁有多年中資及外資證券研究團隊的管理經驗。
券商研究業務加速轉型
近年來,券商研究業務在傭金費率改革、行業競爭加劇下加速轉型。
一方面,傳統依賴公募分倉傭金的盈利模式受到沖擊,券商通過多元化布局應對挑戰,拓展非公募客戶(如私募、銀行理財子、保險等),強化對內賦能,構建 " 投研 + 投行 + 投資 " 協同機制,并深耕特色研究領域(如區域經濟、產業鏈深度分析),以提升研究質量與差異化服務能力。
另一方面,行業加速人才優化與專業化升級。頭部券商通過高薪爭奪 " 明星分析師 " 及培養復合型研究團隊,強化產業深度研究能力;中小券商則聚焦細分賽道,打造智庫模式(如地方政府產業顧問),以差異化競爭突圍。研究業務回歸本源,從 " 以量取勝 " 轉向 " 深度創造價值 ",通過前瞻性戰略研究、全球化資產配置服務等滿足機構客戶多樣化需求,同時探索付費訂閱、戰略咨詢等新收入模式,增強業務韌性。
從黃燕銘 " 加盟東方證券繼續肩負培養投顧重任 " 表述來看,東方證券研究業務加強對內部業務賦能,這也是諸多券商研究轉型之一。
東方證券在去年年報中稱,未來,公司將持續拓寬服務邊界,強化綠色金融研究,加強綜合服務能力,全方位滿足多種類客戶需求。重點強化機構銷售團隊對客戶需求的高頻收集,以及對研究團隊的即時反饋,形成兼具獨立研究視角和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的研究服務模式。
中證協官網顯示,東方證券有分析師 71 人,投資顧問 1348 人。
東方證券在 2024 年報披露,公司 2024 年共發布各類研報 2165 篇,為機構客戶提供線上線下研究路演 2.18 萬次,新增機構客戶 34 家,其中私募、保險、信托等非公募客戶 32 家。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公募傭金(含專戶、社保、年金席位)分倉收入 3.19 億元,公募基金交易量占比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