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IEA 的年度關鍵礦產前景報告,在銅、鋰、鎳、鈷、石墨和稀土元素礦產中,每個礦產前三大生產國的市場份額平均從 2020 年的約 82% 上升至 2024 年的 86%。
IEA 署長法提赫 · 比羅爾(Fatih Birol)寫道," 在當前地緣政治高度緊張的世界中,關鍵礦產已經成為保障全球能源和經濟安全的前線問題。"
" 新報告評估了關鍵問題的嚴重性,并提出了提高關鍵礦產供應鏈韌性和多樣性的措施——這正是確保 21 世紀能源可靠性、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的核心議題。"
IEA 認為,盡管政策制定者已經開始關注相關挑戰,但對各類擬建項目的詳細分析顯示,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多元化進程仍將緩慢。以當前政策環境和投資趨勢推算,未來十年內前三大供應國的市場份額只會略微下降。
比羅爾警告:" 即便市場表面供應充足,關鍵礦產供應鏈仍極易受到極端天氣、技術故障或貿易中斷的沖擊。任何供應沖擊都可能產生深遠影響,推高消費者價格、削弱工業競爭力。"
上周,全球第二大鋁土礦生產國幾內亞宣布吊銷了 51 份采礦經營許可證,被吊銷的許可證包括鋁土礦、黃金、鉆石、石墨和鐵礦。受該消息影響,上周五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氧化鋁期貨主力合約觸及漲停。
報告特別強調了銅市場面臨的巨大風險。隨著各國擴大電力網絡建設,銅需求將大幅上升,但當前銅礦項目儲備規模預示,到 2035 年可能出現 30% 的供應缺口。
日益增長的出口限制也可能影響供應安全。報告所涵蓋的能源相關戰略礦產中,已有 55% 受某種形式的出口管制影響。此外,限制范圍正不斷擴大,涵蓋的不僅是原材料和精煉產品,還包括加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