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 計 / 張 萌
5 月最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是印巴沖突。
7 日凌晨進行的空戰,巴基斯坦以戰斗機 0:5 的戰損比碾壓印度,在隨后的導彈、無人機對攻中,巴基斯坦也獲得壓倒性優勢。
此前 " 軍事實力占優 " 的印度被全程吊打,毫無還手之力,全球軍事觀察家公認的核心原因是印度的武器庫豪華但雜亂,法國陣風、俄羅斯蘇 30、美國阿帕奇、以色列預警機、美國導航系統,數據鏈互不兼容,武器之間相互割裂,連戰斗機油料標準都不一樣。
反觀巴基斯坦,全套中國裝備,從殲 -10CE 戰斗機、霹靂 -15 中距導彈到 ZDK-03 預警機、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紅旗 -9 防空系統,整套數字化空戰體系通過數據鏈實時共享戰場信息,無縫銜接、快速反應、各司其職、精準打擊,與印度作戰方式形成代差優勢。
經此一戰,中國先進武器第一次在實戰中證明實力。這一戰也讓全世界看清了,現代戰爭早已不是單一武器的比拼,而且體系間的競爭。
商場如戰場。
2024 年 9 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臺州發布《臺州宣言》,核心內容是 " 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 " 五大舉措,其方向就是聚焦體系化。
之后落地動作不斷,幾何品牌并入吉利,極氪與領克合并,5 月 7 日吉利汽車又宣布計劃收購極氪智能全部股份,極氪從紐交所退市,并入吉利汽車。
從 2022 年到 2024 年短短兩年時間,吉利系有極星、億咖通、路特斯、極氪四家公司上市,如果再加上 2021 年上市的沃爾沃,吉利帝國在資本版圖上開疆擴土,勢如破竹,集齊了九大上市公司。
以《臺州宣言》為轉折點,吉利戰略思路發生重大轉變,從資本轉向主業,從擴張轉向聚焦,從拆分轉向整合。
此次會議上,吉利各板塊的主要負責人對極氪并入吉利進行了詳細解釋,汽車商業評論摘錄其中的核心內容如下。
" 一個吉利 " 的邊界
對于此次發布會提出的 " 一個吉利 " 概念,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執行董事桂生悅做了專門解釋:" 我想做這么一個描述,也就是吉利全部自己擁有的品牌的旗艦上市公司,回歸‘一個吉利’。我們還有極星、smart 和路特斯,這些品牌顯然不屬于我所講的吉利全部擁有的品牌,對于這些品牌我們沒有任何由 0175(港股代碼,指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來收購的計劃,這個我可以做明確的回答。"
整合的挑戰
桂生悅在發布會上沒有避諱整合的挑戰和問題,直言 " 整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過去的一年多,我們在 SQE,供應鏈,中央研究院,以至領克并入極氪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整合工作,隨著整合的深入進行以及范圍的擴大,特別是踏入 2025 年以來,我們開始進行智能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方面的整合,整合中開始出現了問題。"
一是整合的效率和為整合而產生的溝通成本問題。雖然是內部整合,但也必須依法合規進行,整合牽涉到了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在整合過程中,有許多事情都要通過各自的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批準,這就大大降低了整合的效率,延長了整合的進度,同時彼此溝通的成本也非常高。
二是利益不一致的問題。吉利和極氪各有自己的員工激勵機制,這就產生了大家利益不一致的問題,各項整合工作表面上可以完成,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各自為自己所在的公司爭取利益傾斜的情況,這就會讓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
整合的收益
關于整合的收益,幾位高管從不同層面都進行了介紹。
桂生悅用極氪領克合并時的數據類比:" 目前合并尚未完成,部分細節暫無法詳述。可參考領克與極氪合并時安總提出的目標:第一,生產降本目標要大于 3%;第二,研發優化目標要達到 10-20%;第三,管理增效目標也要達到 10-20%。此次合并的成效預計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兩家公司合并后,溝通障礙將消除,溝通效率大幅提升,對整體協同效益將產生積極影響。"
形成體系,打造爆款
吉利汽車集團 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淦家閱強調,合并形成統一的管理架構,提升資源配置效益,最終目標是打造爆款,打造明星產品," 這種爆款能力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體系、一個方法論。"
他也說明了整合后幾大品牌各自的定位。整合后會讓產品品牌更強化各品牌的差異化,打造四大品牌的生態圈:極氪會繼續定位在豪華、極致、科技的定位;領克將會定位在潮流、運動、個性;銀河主要還是定位在高價值的主流新能源品牌;中國星將會繼續聚焦節能化的燃油車、智能化的燃油車維度。
" 這四大品牌將會非常清晰地有著自己的定位,將會為市場和客戶提供不同的全方位需求。在今年年初,安總在哈爾濱發布了‘兩橫七縱’,未來將繼續圍繞著‘兩橫七縱’思路,繼續推進組織融合與組織效益。"
" 對于組織未來的變化,我的觀點是業務在哪,組織就要在哪;組織在哪,人才就要在哪。圍繞著業務,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打造爆款,打造明星產品,在每一個細分市場上都要形成爆款能力,這種爆款能力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體系、一個方法論,體系和方法論建立起來了,未來持續打造各細分市場爆款產品的可行性就會越來越大。" 淦家閱強調體系和方法論的重要性。
極氪領克樣板
極氪科技集團 CEO 安聰慧用一系列數據展示了 2 月 14 日極氪完成領克收購 3 個月來的效果—— " 一季度毛利率好是因為領克品牌和極氪品牌的整合發揮的效果。"
管理費用在 2024 年一季度為 7.5 億,2024 年四季度為 9.7 億,2025 年一季度 6.4 億,也大幅度下降。
資本開支方面,兩個品牌合并以后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去年 2024 年一季度為 6.9 億,去年四季度為 4 億,今年 2025 年一季度 3.2 億,也有較大的下降。
研發費用,2024 年一季度,領克和極氪加在一起 23.3 億。2024 年四季度為 39.1 億,2025 年一季度為 29.1 億。研發費用率自去年一季度 13.2% 到今年一季度的 11.9%。
技術規劃方面,安聰慧說:" 領克品牌和極氪品牌進行合并以后,我們在座艙、智駕方面全面實現了平臺化,從智駕方面大家看到了領克 900,利用了 H7 的智駕系統,去年 12 月開始短短的三四個月時間,領克品牌和極氪品牌實現了共用一個智駕系統。"
最后,作為這場發布會、說明會最重磅的消息,吉利宣布管理架構調整和人事變動:李東輝擔任吉利控股集團副董事長,安聰慧擔任控股集團 CEO,淦家閱擔任整合后的吉利汽車集團 CEO,戴慶出任吉利控股集團輪值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