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來自四川的超級獨角獸映入眼簾。
投資界獲悉,通威股份近日公告,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進展暨實施增資擴股完成,共引入 11 家戰(zhàn)略投資者,合計投資 49.16 億元。引人注目的是,永祥股份投前估值已高達 270 億元。
看似名不見經傳的永祥股份,有何來頭?坐落于四川樂山市,永祥股份早在 2002 年就成立,系通威股份在光伏產業(yè)版圖的最早布局。后者外界并不陌生,由劉漢元一手創(chuàng)建,從漁業(yè)做起,崛起成一家光伏巨頭,如今交由他的女兒劉舒琪掌舵。
一舉拿下近 50 億,永祥股份刷新了今年四川最大融資紀錄。
四川樂山超級獨角獸
估值 270 億
這筆融資要從今年 3 月說起。
彼時,通威股份發(fā)布公告稱,永祥股份擬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并實施增資擴股,擬以增資擴股前永祥股份股權估值 270 億元,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向永祥股份合計增資不超過 100 億元。
四個月過去,這筆融資最終敲定落地,投資方陣容浮出水面——
領投方為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余投資方為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金中鑫(安徽)新興產業(yè)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四川振興穗禾鄉(xiāng)村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11 家戰(zhàn)略投資方合計增資 49.16 億元,相較此前公告預計規(guī)模縮水一半,但仍是四川年內迄今最大一筆融資。以此計算,意味著永祥股份投后估值將超過 300 億元。
通威股份此次為子公司引入戰(zhàn)投,意在 " 輸血 "。公告披露,增資資金用于償還永祥股份及其下屬子公司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金融機構負債,以及用于永祥股份及其下屬子公司補充流動資金。
同時,通威股份還為戰(zhàn)略投資者設置了多重退出通道。根據協議,投資者享有 5 年內由通威股份或其指定方回購股份的退出權利,公司可采用非公開發(fā)行股份、可轉債或現金方式收購。
那么永祥股份靠什么拿下近 50 億融資?
眾所周知,在光伏發(fā)電領域,高純晶硅是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材料,其高純度和優(yōu)異的電學特性使得太陽能電池能夠更高效地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而在半導體制造領域,高純晶硅同樣可用于制造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等。
作為通威股份核心子公司之一,永祥股份成立于 2002 年,擁有四川樂山、內蒙古包頭、云南保山、四川廣元四大生產基地,合計擁有高純晶硅產能超過 90 萬噸。據 InfoLink 統(tǒng)計,2021 年以來永祥股份曾連續(xù)多年蟬聯全球市占率及出貨量第一。
公告顯示,永祥股份在 2023 年實現營收 450.30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 151.79 億元。但由于光伏行業(yè)近年來遇冷,永祥股份也在 2024 年前三季度由盈轉虧,凈虧損 9.9 億元。
由此可見,這筆近 50 億融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85 后女二代已接班
掌舵 900 億市值
透視永祥股份身后,出現一個響亮的名字——劉漢元。
1964 年,劉漢元出生在四川眉山,他年少畢業(yè)于一所水產中專,后進入當地水電局工作。上世紀八十年代,劉漢元提出 " 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yǎng)魚 " 方法,創(chuàng)造了高產紀錄,由此決定投身創(chuàng)業(yè),成立通威集團的前身。
2004 年,劉漢元迎來人生第一次 IPO 敲鐘,通威股份正式登陸上交所,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商。
轉折點發(fā)生在 2006 年。看到能源轉型的巨大前景,劉漢元帶領通威股份跨界光伏,以上游硅料為切口,后又收購合肥賽維的全部股份,成功進入光伏中游的電池片環(huán)節(jié)。到了 2022 年,隨著多晶硅價格的暴漲,通威適時調整戰(zhàn)略,大舉進軍光伏下游的組件環(huán)節(jié)。
時至今日,通威股份年飼料生產能力超過 1000 萬噸,高純晶硅年產能超 90 萬噸,太陽能電池產能超 150GW;組件產能超 90GW;在全國多個省市開發(fā)建設 56 座以 " 漁光一體 " 為主的光伏電站,最新市值超 900 億元。
2023 年 3 月,通威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上,董事長謝毅將帥印交于實控人劉漢元之女劉舒琪,她同時兼任公司 CEO。資料顯示,劉舒琪生于 1989 年,本科畢業(yè)于英國倫敦女王瑪麗大學,曾任通威集團監(jiān)事、通威股份第八屆董事會董事、總裁助理、光伏商務部總經理。
與此同時,通威股份發(fā)力出海。截至目前,通威組件足跡已遍布 70 多個國家與地區(qū),廣泛應用于戶用屋頂、工商業(yè)分布式及集中式大型電站等各類 " 光伏 +" 場景。
回看過去這兩年,恰遇行業(yè)波動,劉舒琪接班之路談不上順遂。在前不久的股東大會上,她直言," 任何行業(yè)都會有階段性的周期起伏,但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愿景不會變,光伏在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也不會變,光伏行業(yè)還有值得我們共同期待的星辰大海。"
劉舒琪將帶領通威走向何處,外界拭目以待。
為何是樂山?
圈內流傳著一句話:" 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樂山 "。
位于四川中部的樂山,古稱嘉州,北與眉山市接壤,東與自貢市、宜賓市毗鄰,南與涼山州相接,西與雅安市連界。這座悠久古城最為人熟知的,便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峨眉山和樂山大佛。
然而樂山還有另外低調一面——這里被譽為 " 中國綠色硅谷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第一塊多晶硅料就在樂山下線,并在 2000 年建成全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晶硅生產線。如今的樂山已形成高純晶硅 38 萬噸、拉棒 71GW、切片 38GW 的年生產能力,規(guī)模穩(wěn)居全球第一方陣。
當前,樂山市的晶硅光伏主產業(yè)鏈企業(yè)數量已增至 11 家,且全球光伏產業(yè)前 10 強中有 5 家已選擇在樂山落戶或參股,形成了顯著的產業(yè)集群效應。
例如以永祥股份總部辦公樓為起點,樂山協鑫新能源的廠區(qū)就在其隔壁,順著下山的方向走,青島高測科技、北京京運通、晶科能源等公司的樂山工廠亦在不遠處。這意味著,從永祥的晶硅產品生產線下來,過條馬路就可以到達下游企業(yè)生產線,最遠也不超過 10 分鐘車程。
如今,樂山也在發(fā)力新型儲能產業(yè)。據悉,坐落于樂山的四川偉力得,已在全國范圍內布局以樂山為總部的五大基地,預計到 " 十四五 " 末,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tǒng)產能將達 5GW,占全國 50% 以上的市場份額。
與偉力得比鄰而居,四川海創(chuàng)尚緯年產 10 萬噸動力儲能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首期 4 萬噸)項目于去年 12 月建成投產,全線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 25 億元。
眼下,樂山正聚力打造 " 釩資源開發(fā)—關鍵材料—電堆制造—系統(tǒng)集成—終端應用 " 全產業(yè)鏈。到 2027 年,力爭形成 2GW 電堆關鍵材料、電堆和系統(tǒng)集成產能,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產值突破 500 億元;力爭用 3-5 年時間,打造西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全釩液流電池生產制造基地。
如此一幕,堪稱四川新能源崛起的一抹縮影。
外界鮮少知道,四川已構建形成 " 成樂眉宜 " 光伏產業(yè)走廊和 " 三州一市 " 光伏應用基地、成德高端能源裝備先進制造業(yè)集群、成德自攀氫能產業(yè)集群。2024 年全省新能源產業(yè)鏈實現營業(yè)收入約 2350 億元,其中光伏 1950 億元,風電 250 億元,氫能 150 億元。成都、綿陽、眉山、遂寧、宜賓、自貢 ..... 這些名字在中國新能源版圖上不可或缺。
放眼望去,從川西雪域高原到天府沃野千里,從樂山大佛腳下到宜賓長江之畔,四川新能源產業(yè)的浪潮正如江河奔涌,激蕩四方。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劉博,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7/552236.shtml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chuàng),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qū)聯系授權。違規(guī)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