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媒體報道,始建于 2008 年、擁有 17 年歷史的上汽大眾南京工廠,在完成最后一批帕薩特車型的生產任務后,全面停止運營。
資料顯示,上汽大眾南京工廠坐落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屬于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7 年上汽集團收購南京汽車后,南京工廠成為上汽大眾的第四大整車生產基地,也是德國大眾在全球的第 49 個生產基地,占地面積達 67 萬平方米,年產能高達 36 萬輛,是上汽大眾首個滬外整車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大眾帕薩特、斯柯達速派、斯柯達柯米克等車型。
上汽大眾南京工廠關停,其實早在 2024 年 9 月就傳出。當時,上汽大眾回應南京工廠關停原因表示," 基于企業戰略規劃、響應市場趨勢,企業對生產基地作出調整,是正常且必要的經營行為,這種調整不僅是對當前趨勢的積極響應,也是對未來發展的主動規劃和投資。"
在工廠關閉的過程中,上汽大眾對員工的安置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據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員工收到公司發放的調查問卷,詢問是否愿意在工資不變的情況下接受海外工作調動。對于年過 50 歲的員工,上汽大眾提供內退方案,每月可領取 85% 的基本工資。此外,愿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正式工可以獲得 "N+1" 個月工資補償,部分員工還可以選擇調至更加標準化、現代化的揚州儀征工廠繼續工作。
當下,汽車行業正處于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這是一場席卷全球的變革浪潮。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上汽大眾作為傳統燃油車巨頭,在新能源市場的競爭中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其新能源車型 ID.3、ID.4、ID.6 等雖然在品牌和品質上有一定優勢,但在智能化水平和市場份額方面與競爭對手相比仍有差距。為了適應這一轉型趨勢,上汽大眾需要對生產基地進行調整,集中資源和優勢力量,打造更適應新能源汽車生產的基地,從生產線的改造到技術研發的投入,都需要全新的規劃與布局。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傳統燃油車的需求逐漸下滑。上汽大眾整體銷量從 2019 年起便出現下滑趨勢,2024 年銷量僅為 114.89 萬輛,相比巔峰時期的 200 萬輛直接腰斬。此外,南京工廠地處南京江寧地區,隨著城市的發展,工廠已越來越靠近市中心,電動化升級和智電體系配套的空間受到限制。從整合資源和經濟性角度出發,上汽大眾需要重新規劃生產基地。
7 月 9 日,大眾汽車集團發布 2025 年上半年交付數據。上半年全球交付 441 萬輛汽車,同比增長 1.3%。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集團上半年共交付 131 萬輛新車,同比微降 2.3%。當前,大眾正加速推進 " 在中國,為中國 " 的本土化戰略。2025 年 7 月 4 日,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召開會議,提前與集團董事會成員、中國區負責人貝瑞德續約,新任期為三年,至 2028 年夏。此次提前續約,體現了監事會對 " 在中國,為中國 " 戰略快速推進、取得成果的認可,也向集團內部及在華合作伙伴傳遞出堅定信號:大眾汽車集團將全力支持中國區的轉型方向,并持續深化本土布局。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