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道 L90 的價格在近日受到廣泛關注,但比樂道 L90 的售價更值得關注的是,樂道 L90 是否會將樂道品牌變成第二個蔚來。
電動車同質化,就得在營銷上做出差異化,而蔚來無疑是會玩營銷的。同級最大前備廂,可設置成釣魚卡座,蔚來想要通過樂道 L90 的前備廂,配合其中大型純電 SUV 的定位,精準拿捏中產家庭。
相比小米 YU7,以及小鵬 G7,樂道 L90 目前的聲量并不算大,最有爭議的反而是預售價格。網絡上也出現了眾多調侃李斌的言論," 如果是 30 萬以下,可以叫一句斌哥,如果 35 萬以上,就只能叫斌子了。"
樂道 L90 上市在即,怕的是什么?
蔚來最擔心的,應該就是 L90 是否會步 L60 的后塵。
單就價格來看,沈斐提到的預售 35 萬元起,肯定不能滿足用戶的胃口,即便是實際售價再降個兩三萬,或依舊無法令用戶滿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去年樂道 L60 已經在定價上讓用戶 " 大開眼界 " 過一次了。
如今,樂道 L90 傳出 35 萬的預售價,可能再次把樂道推向風口浪尖。如果價格屬實,用戶或許會發出靈魂拷問," 樂道到底是原先設定好的那個平價蔚來,還是蔚來品牌的另一個分支?" 通俗來講,樂道與蔚來到底還要不要打出品牌差異化?
這樣的例子在車圈比比皆是,比如豐田與雷克薩斯,大眾和奧迪,甚至奧迪和賓利、蘭博基尼,其共同點就是共用核心技術,甚至產線,但打出了品牌與價格的差異化,能讓用戶清晰感知到這些品牌之間的不同,以及購買不同品牌能夠獲得的技術和情緒價值層面的差異。
不過,樂道 L90 也有其貴的理由。蔚來 ET9 同款電機、900V 高壓架構、240L 同級最大前備廂以及空氣懸架等,搭配起來便是高端豪華的樣子。但如此一來,樂道 L90 到底是想與友商競爭,還是跟蔚來打擂臺,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原因在于,李斌號稱永不降價的蔚來,目前的主銷車型正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優惠實現價格下探,而這時樂道 L90 如果以較高的姿態進場,將加深用戶對樂道和蔚來品牌定位的混淆,無法更好地區分二者的區別,從而實現品牌市場差異化。
所以,如果沒了價格優勢,樂道就等同于蔚來,不僅要面臨內部競爭,在對外競爭中,優勢也并不明顯。
樂道 L90 的優勢,能打嗎?
樂道 L90 即將發售前,沈斐發布了一封寫給所有樂道 L90 家人朋友們的一封信,用 " 以愛致遠,大有可為 " 為主題,詳細介紹了樂道對于 L90 這款產品的定位和期許。
信中提到,樂道 L90 主打 " 坐下全家 " 的概念,通過 " 坐著憋屈 "" 行李打架 "" 出遠門不擔心不糾結 " 三個重點,來介紹樂道 L90 的產品力。實際上,即便不是中大型純電 SUV,在宣傳層面也離不開這三點用戶較為關注的產品需求。換言之,樂道 L90 對自己的產品定位其實與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同級產品無異,也可以理解為僅僅在產品力同質化方面實現了一些或許并不實用的優化。
再看樂道 L90 主打的 " 大 ",其可謂將大空間運用到了極致,不管是乘坐、儲物還是隱藏空間,樂道 L90 均可成為同級獨一份。這或許是其最大的產品優勢了,但也要看用戶認不認可這一點。從綜合產品力來看,即便是全家出行,也要兼顧續航和安全,尤其是續航,全家出行意味著車輛更重,或讓能耗本就偏高的 L90 能耗變得更高,續航也將大打折扣。即便是可以換電,蔚來調整了換電策略后,取消了終身免費換電,對于一些用車頻率較高的用戶來說相當于增加了用車成本。
簡而言之,樂道 L90 非常人性地考慮了乘坐空間,但在實用性上,并不能做到能耗、動力與空間的整車均衡。
從營銷不難看出,蔚來非常寄希望于樂道能打開市場局面,但似乎又有些用力過猛的意思,偏離了其對于樂道最初的品牌設計與規劃。但是,既想要打造全能產品,又無法有效拉低產品售價,最終可能只會讓樂道逐漸 " 蔚來 " 化,從而喪失樂道本該有的品牌優勢。
對于蔚來而言,當下更緊要的,可能是讓樂道和蔚來品牌更好的實現差異化,并在市場中實現錯位競爭,而不是互相 " 殘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