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 張 萌
來源 / asia.nikkei.com, www.carscoops.com, thedriven.io
今年汽車行業的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汽車制造商們正在重新審視此前制定的旨在實現全面電動化的路線圖。在美國,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正在放緩,而且聯邦稅收優惠政策也將很快取消。這使得汽車制造商們在電動汽車研發方面的巨額投入對于已經處境艱難的汽車企業來說變得更加危險。這種不確定性迫使一些企業,比如本田,已停止開發某些未來的車型。
據《日經亞洲(Nekkei Asia)》上周末的一篇報道,本田汽車公司 " 已停止 " 開發一款大型電動 SUV,并大幅削減了到 2030 年在電動汽車方面的投入計劃,這一決定是受到了市場需求減弱以及由于美國的政治因素可能導致其上市進一步延期的影響。
上周五,特朗普簽署了所謂的 " 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該法案取消了旨在支持購買新電動汽車的稅收抵免。購買或租賃新電動汽車的 7500 美元稅收抵免將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到期。
但本田因美國電動汽車需求疲軟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 · 特朗普(Donald Trump)撤銷有利于電動汽車的政策而導致電動汽車普及進程延遲,從而終止了其開發計劃。
電動計劃變了又變
這僅僅是本田一系列政策調整中的最新一次變動。就在 2024 年 5 月,該公司還曾宣稱:" 我們堅信電動汽車是小型移動產品(如摩托車和汽車)領域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當時該公司還表示,其目標是到 2040 年使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在其全球汽車銷量中占比達到 100%。
其實,在美國決定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之前,本田就已經開始縮減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投資。
2022 年,本田宣布計劃在全球推出 30 款電動汽車,到 2030 年年產量超過 200 萬輛,并承諾從 2024 年起 " 采取積極的措施開發新的電動汽車車型 "。這最終會演變成一個目標,即到 2030 年電動汽車銷量占其總銷量的 30%。
2024 年 4 月,該公司暫停了在加拿大建立電動汽車中心的數十億美元投資計劃,并僅數日后,又全面縮減了其研發路線圖——將重點轉向新的混合動力車型,這些車型可以在同一生產線上與電動汽車一起靈活生產。
這與該公司此前宣布的一項臨時擱置在加拿大建設價值 107 億美元電動汽車生產基地的計劃相吻合,該公司再次以電動汽車需求放緩為由做出了這一決定。
聚焦更盈利的混動汽車
本田目前計劃減少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投資,轉而將精力集中于提高盈利性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上。盡管本田正在重新評估其電動汽車計劃,但該汽車制造商仍打算增加具有競爭力的混合動力車型的產量。其目標是在未來四年內在全球推出 13 款車型,并計劃到 2030 年實現 220 萬輛的銷量,較 2025 年的預期銷量增長 120%。
上周《日經亞洲》的報道證實了本田將重新專注于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計劃,并表示本田正在 " 將工作重點從電動汽車的投資轉向增加盈利性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 "。
據《日經亞洲》報道,這種對混合動力車型的側重只是 " 在準備電動汽車普及的同時確保收入 " 的短期解決方案。因此,該公司仍在繼續推進其推出旗艦電動轎車和中型 SUV 的計劃,這些車型的原型已于今年早些時候在拉斯維加斯亮相。就在本田宣布將縮減并推遲在日本開設專門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工廠的計劃幾天之后,這一消息便被報道了出來。本田給出的理由是 " 全球氫氣市場的近期變化 "。
變招兒的不只本田一家
并非只有本田一家汽車制造商改變了其在電動化方面的策略。
保時捷也宣布將增加混合動力車型的選擇,承認其無法實現到 2030 年將 80% 的銷量轉化為純電動汽車這一最初目標。不過,這家德國品牌表示將繼續擴大其電動汽車的產品線。日產在 1 月份取消了小型電動 SUV 的計劃。
就連沃爾沃也承認其電動汽車計劃未能成功實現。2024 年 9 月,沃爾沃汽車放棄了到 2030 年只賣純電動汽車的目標,表示現目標是,屆時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型在銷量中的占比至少達到 90%,其余將為主要依賴內燃機的輕度混合動力車。
此外,還有一些公司試圖讓內燃機繼續發揮作用。寶馬表示,內燃機是其 " 基礎 "。蘭博基尼則希望合成燃料能夠出現,因為其新款 V8 發動機可以使用這些燃料而不會影響性能。梅賽德斯 - 奔馳正在進行 " 路線調整 " 以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而奧迪則宣布將再生產汽油發動機 10 年。
而福特在過去 18 個月里一直在逐步放緩其自身的電動汽車計劃,而英國的標志性汽車制造商捷豹路虎今年早些時候也擱置了在母公司塔塔汽車計劃在印度南部投資 10 億美元的工廠中生產電動汽車的計劃。
與此同時,日產取消了其在美工廠生產兩款電動轎車的計劃,并且也在重新考慮兩款純電動 SUV 的 " 開發時間表 "。該公司隨后在 5 月份宣布,將放棄在日本西南部九州島建造一座價值 11 億美元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的計劃。
如果 2025 年能證明什么的話,那就是汽車行業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變革,汽車制造商們正竭力應對一個不斷變化的、前所未有的局面。計劃正在改變,這意味著一些汽車制造商因形勢變化而削減了對電動汽車投資的資金投入。
新能源銷量全球前三!上汽通用五菱 " 極速轉型 " 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