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振濤
編輯 | 張佳儒
6500 億規模的中銀基金又要修改基金合同,為產品 " 續命 " 了!
7 月 5 日,中銀基金旗下的中銀富利 6 個月持有期混合(下稱 " 中銀富利 6 個月持有 ")發布公告稱,擬近期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會議,審議關于修改基金合同終止條款的議案,會議投票時間從 2025 年 7 月 10 日起,至 2025 年 8 月 6 日 17:00 止。
修改了合同終止條款后,基金有了持續運作的可能,相當于為基金產品 " 續命 "。
2024 年以來,中銀基金旗下已有多只基金產品清盤,同時也有多只基金產品通過修改基金合同來 " 保殼 " 或 " 續命 "。
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通過修改基金合同短暫地為基金 " 續命 " 并非長久之計,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基金產品的管理運作能力,提高投資者的持有體驗,基金產品或才能持久運作。
面臨清盤,產品頻頻 " 續命 "
面對瀕臨終止風險的基金產品,部分公募機構會選擇讓其終止運作,進而優化調整產品結構,也有的公募機構會選擇為其 " 續命 ",讓其持續運作。
觀察中銀基金近 1 年來情況,公司旗下有多只基金清盤。Wind 數據顯示,2024 年初至 2025 年 7 月 7 日,中銀基金旗下共計有 8 只基金產品終止運作清盤,其中 2024 年 7 只,2025 年以來 1 只。
同時自 2024 年以來,中銀基金在旗下部分產品終止運作的同時,也為多只基金產品進行 " 續命 "。中銀基金采用的方式和中銀富利 6 個月持有相同——修改基金合同中的終止條款。
梳理中銀基金發布的相關公告,自 2024 年初以來,截至 2025 年 7 月 7 日,包括中銀富利 6 個月持有在內,中銀基金旗下有 13 只基金產品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會議,審議修改基金合同中終止條款,來進行 " 續命 "。
通過修改合同終止條款,基金管理人提出持續運作的方案,只要基金份額持有人會議通過,基金就可以持續運作而 " 續命 "。
中銀基金此前 " 續命 " 的基金產品后期表現如何呢?
根據中銀基金旗下產品發布的一季報,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末,2 只定期開放的債券基金規模實現增長,超過 10 億,其他的部分基金規模多數低于 5000 萬元,仍然是 " 迷你基金 ",并且部分基金仍面臨著清盤的風險。
再比如,中銀量化精選混合,該基金已經觸及合同中終止條件,中銀基金在 6 月份公告,該基金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會議,審議關于中銀量化精選混合持續運作議案。中銀基金謀求該基金能夠持續運作。
整體來看,中銀基金雖然通過修改合同條款 " 續命 " 也只是權宜之計,基金能否在市場上最終生存,還是得靠實力,靠長期良好的業績來吸引投資者關注,進而增長規模,持續運作。
偏科問題:固收重而權益輕
觀察中銀基金清盤的產品,以及頻頻 " 續命 " 的產品,多數為權益類產品。這個現象側面反映了中銀基金在權益類領域發展相對單薄。
中銀基金成立于 2004 年,距今發展 21 年時間。中銀基金依托大股東背景,固收領域成為其強大的優勢,依托于優勢固收領域,使得中銀基金規模發展較大,超過 6000 億元,處于公募行業頭部。
Wind 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末,中銀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 6500.24 億元。其中,債券型產品規模達 2854.18 億元,貨幣型產品規模達 3346.53 億元。固收類產品(債券型產品加貨幣型產品)規模達 6200.71 億元,占到了總規模的 95.39%。
而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末,中銀基金的股票型產品規模 58.05 億元,混合型產品規模為 206.87 億元。權益類產品(股票型加混合型)規模為 264.92 億元,占公募管理規模比不足 5%。
此外,中銀基金旗下的股票型產品目前有 23 只(多種份額合并計算),混合型產品有 52 只(多種份額合并計算),合計共計 75 只。按照權益類產品規模平均下來,每只產品的規模約 3 億多。
而實際的情況來看,目前基金產品未披露二季報,以一季報為例,中銀基金旗下的股票產品和混合產品中,有 18 只產品資產凈值規模低于 5000 萬元,成為 " 迷你基金 ",占比接近 4 分之一,并且部分 " 迷你基金 " 已經觸及終止運作的條件。
2024 年,新 " 國九條 " 發布,對于公募行業意義重大,明確提到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還提出全面加強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設、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和投資組合等。
從中銀基金的發展來看,固收產品是其優勢,而權益類產品的體量過小,一旦固收市場出現波動,公司整體業績或將受到影響。
特別是在政策背景的支持下,中銀基金更多需要在保持自己固收優勢的同時,加大力度在權益領域進行調整和提升,進而提升公司的整體實力。
近一兩年,公募指數化投資領域在加速發展,中銀基金也在指數化方向上做布局,來改善自己的產品結構,改善權益產品情況。
Wind 數據顯示,目前中銀基金有 7 只儲備基金產品,上報了 5 只,3 只跟指數化投資領域相關,還有 2 只待發行,也都是指數化投資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銀基金在 2025 年 6 月,進行了人事調整。公司的董事長章硯因工作調整離任,公司執行總裁張家文代為履行董事長一職。
章硯自 2017 年 8 月起開始任職中銀基金董事長,在他任職期間,中銀基金 " 固收大廠 " 的特色比較鮮明。依靠固收產品領域的發展,章硯任職董事長期間帶領中銀基金規模從 3000 多億上升至 6000 多億。
而如今章硯離任,對于中銀基金來說或許也是公司變革的契機,后期中銀基金能否改善 " 偏科 " 問題,減少旗下產品頻頻 " 續命 " 的情況,實現更好發展,有待時間驗證!
對于中銀基金旗下產品頻頻 " 續命 " 的情況,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