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晴晴
編輯 | 袁斯來
36 氪獲悉,AI 擰緊機器人廠商「頂配機器人」近日完成數千萬元種子輪融資,由梅花創投獨家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技術迭代、產品系列完善及渠道市場拓展。
「頂配機器人」總部位于深圳光明區,聚焦工業制造中螺絲擰緊這一通用工藝環節,自主研發四六軸擰緊專用機器人、智能擰緊工具及擰緊機器人工作站,產品已批量導入比亞迪、科沃斯、欣旺達等行業頭部客戶。
全球螺絲擰緊市場規模超百億元,人工擰緊效率低、品質不可控,且面臨用工成本攀升、數據追溯難等現狀。傳統 XYZ 模組結構鎖螺絲設備在高端制造場景存在數據提取難、定制化高、無法適配產品迭代升級的制造需求等問題。
「頂配機器人」創始人白鋒鋒告訴 36 氪,當前環境下,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產品的制造呈現鮮明特點:整體迭代周期縮短,同時對組裝擰緊環節的可靠性要求相較傳統家電顯著提高。這對擰緊的穩定性、機器人的柔性生產與工藝數據化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機器人作為結構主體及 PCBase 控制的擰緊機器人 + 智能擰緊工具方案成為最優方案。
長期以來,擰緊高端市場被愛普生、阿特拉斯等外企壟斷,其方案價格高昂、操作復雜、服務響應困難。國內匯川、埃斯頓等廠商主攻通用工業機器人領域,專用工藝機器人賽道仍處早期藍海。白鋒鋒表示,傳統方案需采購機器人、電批、視覺系統等多部件集成,成本高且兼容性差,公司通過 " 工藝專用機器人 + 自研擰緊工具 " 模式,將整機價格壓縮至市面同類產品價格的 60%,同時,設備交付周期大幅縮短。
硬件端,「頂配機器人」研發的 SCARA 機器人搭載自研智能擰緊工具,重復定位精度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可處理 M0.8-M10 全規格螺絲,單顆擰緊效率相比市面方案提升了 15%-30%;擰緊工具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控扭矩、角度及壓力,控制精度達 1%,工具性能指標對標國際一線品牌。
軟件端,機器人控制與擰緊工藝高度集成,軟件架構采用全面模塊化結構設計,向導式交互,面向角色使用布局、操作簡潔。支持圖紙與視覺結合的一鍵示教功能,設備上線周期最快可達到 1 小時。
商業化進展方面,繼新能源汽車行業客戶 BYD、長城汽車,智能家居科沃斯、石頭等大客戶的批量應用外,2024 年,「頂配機器人」主推渠道營銷模式,通過產品標準化建模 + 搭建營銷網絡來進一步擴大擰緊機器人 + 智能擰緊工具的觸及面,公司已發展了渠道伙伴近百家,將持續深化 " 硬件 + 軟件 + 服務 " 的智能化裝配新范式。
未來,白鋒鋒表示,公司將重點從性能、價格與易用性三方面發力。產品結構上,通過迭代產品的積木化配置,提升組件復用率與定制靈活性;軟件層面上,優化場景與流程配置,完善數據交互界面;工藝能力上,頂配引入行業專用訓練模型,確保復雜場景下的擰緊結果,適應更多特殊工況。
團隊方面,創始人白鋒鋒曾在兩家美國上市企業分別擔任銷售管理工作,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分別來自哈工大 / 北理工等高校,擁有超過 10 年的運控與自動化研發履歷。
投資方觀點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表示:梅花創投始終堅信科技的力量將重塑未來,而 AI 擰緊機器人領域正是這一變革浪潮中的重要力量。頂配機器人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憑借其領先的技術、卓越的產品和對市場的深刻理解,讓我們看到了巨大的潛力和價值。
頂配機器人的 AI 擰緊技術不僅在精度和效率上實現了突破,更重要的是,它為制造業提供了智能化、自動化的解決方案,滿足了當前市場對于高品質、高效率生產的迫切需求。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還將推動整個制造業的升級轉型,引領行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我們相信,頂配機器人的團隊具備將技術轉化為商業成功的能力。他們的創新精神、專業素養和對行業的熱情,讓我們對其未來充滿信心。梅花創投將全力支持頂配機器人的發展,與他們攜手共進,共同開拓 AI 擰緊機器人的廣闊市場,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我們期待著與頂配機器人一起,在這個充滿機遇的領域中,書寫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