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不會投資瑞士的金融市場 ",近日他在出席一論壇活動時表示," 如果一夜之間情勢就發生變化,導致所有投資者損失慘重,那是一個危險信號 "。
他的話很顯然指向兩年前的瑞信倒閉事件,在這里就有必要回顧兩年前倒底發生了什么,讓這位 PIF 總裁做出上述決定。
因英國供應鏈金融初創企業 Greensill 倒閉和美國家族投資基金 Archegos Capital 快速爆倉,給瑞士百年大行瑞士信貸帶來逾 60 億美元虧損,2021 財年瑞信全年虧損 17 億美元。而之后的 2023 年對瑞信而言,可謂是 " 屋漏偏逢連夜雨 ",年初因美聯儲之前快速加息令美國硅谷銀行等地區性銀行相繼倒閉,這一波對銀行股的恐慌潮從美國卷到了歐洲,再加上瑞信 2022 年財年又巨虧 76 億美元,其又爆出其過往兩年財報存在 " 重大缺陷 ",于是在 2023 年 3 月瑞信出現一波猛烈的擠兌潮。
當時作為瑞信第一大股東的沙特國民銀行因其持股接近 10% 上限,拒絕提供流動性支持,瑞信只能尋求瑞士央行出手。最終其不顧自身股東的反對,在瑞士央行主導下,以 32.3 億美元被瑞銀集團折價收購。
在此次并購案中,所有持有瑞信的股東都承受了巨額損失,例如沙特國民銀行的損失超過 10 億美元。更具爭議的是,按瑞士監管機構要求,瑞信之前發行的 160 億瑞士法郎 AT1 債券減記為 0,這些債券持有人瞬間顆粒無收,欲哭無淚。
作為全球第五大主權基金的 PIF,是沙特國內經濟轉型計劃的主力軍,也是該國對外投資的旗手。自 2016 年沙特 " 愿景 2030" 戰略啟動以來,PIF 的資產規模已從當年的 1900 億美元激增至 2024 年的 9413 億美元,資產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22%。在此基礎上,PIF 已將 2030 年資產管理目標從 1.87 萬億美元上調至 2.67 萬億美元。
魯梅延的此番表態并非對歐洲失去信心。就在幾天前,PIF 剛在法國巴黎開設一家子公司,并計劃在 2030 年前對歐洲投資翻一倍,達到 1700 億美元。
PIF 一直是國際市場的活躍投資人,不過最近這一兩年因其投資策略發生變化,將更多資金投向國內戰略性產業,因此 PIF 在國際市場上的投資規模有所收縮,其目標是將全球投資占其投資組合的比例由約 30% 降至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