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五(5 月 15 日),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s)在官網宣布,由于美國政府債務和利率支付比例增加,決定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1。
近年來,美國每年的財政赤字接近 2 萬億美元,占 GDP 的比例超過 6%。在當下全球關稅戰可能導致經濟減速的背景下,美國增長走軟可能會進一步推高聯邦政府赤字,因為政府支出通常會在經濟放緩時上升。
過去幾年的高利率也顯著增加了政府的償債成本,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政府過度舉債,導致整體債務規模已超過經濟總量。
先前,美國財長貝森特也在國會承認," 美國正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上,債務數字確實令人擔憂。" 貝森特稱,危機將導致 " 信貸全面消失,經濟突然停滯 ",他強調會 " 盡力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
與此同時,耶魯預算實驗室估計,共和黨起草的新稅收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內增加 3.4 萬億美元政府債務;若法案中原定逐步失效的臨時條款全部延長至 2035 年,則可能造成高達 5 萬億美元的政府債務。
耶魯預算實驗室表示,如果這些條款永久化,美國債務與 GDP 之比將在 2055 年達到 200%。
惠譽則是在 2023 年 8 月時取消了美國的 AAA 評級,該機構將原因歸咎于 " 國會頻繁發生的債務上限談判僵局 "。惠譽當時預計,美國財政狀況將趨于惡化,聯邦政府債務高居不下且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