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 7 月 14 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7 月 14 日上午就 2025 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會上介紹,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 9.2%,連續 9 個月保持增長。其中,高端機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儀器儀表出口增長 14.7%。
發布會文字實錄如下:
記者:我們都知道,今年上半年國際形勢是錯綜復雜的,經貿合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盡管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出口還是保持了增長。請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謝謝!
呂大良:好的,謝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盡管外部壓力和挑戰持續增加,但我國出口仍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上半年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 13 萬億元,同比實現 7.2% 的較快增長。
從外貿主體看,三大類企業出口全部增長。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 8.52 萬億元、增長 8.3%,外資企業出口 3.49 萬億元、增長 5.4%,國有企業出口 9687.3 億元、增長 3.8%。近年來,我國有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穩步增加,2015 年、2019 年、2023 年分別超過 30 萬、40 萬、50 萬家,也就是說每 4 年增加了 10 萬家,今年上半年繼續增加 8.5%。
從出口市場看,傳統、新興市場同時增長。上半年,我國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出口穩定增長,對東盟、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速都達到兩位數。我國向新興市場提供生產設備和技術,促進了當地的生產發展和就業,對東盟出口機床、對中亞出口農業機械、對非洲出口紡織機械都明顯增長。
從主要產品看,創新的底色更加鮮明。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 9.2%,連續 9 個月保持增長。其中,高端機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儀器儀表出口增長 14.7%。科技自立自強促進品牌打造,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達 32.4%,較去年同期提升了 1.2 個百分點。越來越多的企業緊跟國際市場需求變化," 量體裁衣 " 提供差異化、定制化產品。比如,對供電緊張地區,針對性研發了太陽能充電手機;對沙漠地貌較多的地區,推出了防沙塵、耐高溫的發動機,得到了海外客戶的點贊和好評。
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出口平穩增長,底氣是完備的產業體系,動力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本質上就是以不斷的高質量供給適配國際市場需求,相信下一階段我國出口將繼續風雨無阻向前行,風雨之后見彩虹。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