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社觀察 2025 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繼續在變革的浪潮中奮勇前行,行業格局重塑的步伐持續加速。各大車企在技術合作、企業重組、政策應對等方面動作頻 頻,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韌性。在這個過程中,有傳統車企的強勢轉型,有新勢力品牌的奮力突圍,也有科技企業與車企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動著汽車產業向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加速邁進。
上汽華為合作打造尚界,鴻蒙智行 " 第五界 " 新車年內問世
尚界品牌定位于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主要面向家庭用戶和年輕白領等核心消費群體,預計首款車型將于 2025 年四季度上市,售價區間為 15 萬 -25 萬元。
點評:上汽與華為合作,推翻了此前上汽高層提出的 " 靈魂論 ",體現出在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的階段,傳統汽車集團渴望在智能汽車賽道上加速布局、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力的強烈愿望。華為則能夠借助上汽強大的汽車制造綜合實力,進一步完善鴻蒙智行產品陣容的布局,加速其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技術的商業化覆蓋面。
雷克薩斯上海建廠,優化中國市場布局
點評:在華獨資建廠,是豐田在華加快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也將成為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的重要一步,畢竟除了保時捷,其他豪華品牌都憑借著在中國建廠生產而一度銷量騰飛。
但與此同時,失去 " 進口光環 " 的雷克薩斯,如何保持品牌形象、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將是其在中國市場面臨的一大挑戰。
Deepseek 爆火,20 余家車企爭相接入
點評:DeepSeek 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大模型的開源生態與性能優化,它的出現加速了 AI 大模型在汽車領域的普及。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眾多車企采用同一模型時,可能導致智能座艙體驗趨同,難以形成差異化競爭。如何在通用技術基礎上疊加品牌專屬功能,將成為企業突圍的關鍵。
小米 SU7 高速碰撞起火致 3 人遇難
小米稱,據初步了解,事故發生前車輛處于 NOA 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 116km/h 時速持續行駛。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后發出提醒并開始減速。隨后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并操控車輛轉向,隨后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后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為 97km/h。
安徽銅陵市交通運輸局 4 月 1 日透露,當地已成立工作組進行調查。目前該事故最終調查結果還未公布。
點評: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國尚無專門針對自動駕駛的完善法律,責任劃分面臨挑戰。針對該起事件的駕駛、道路等公開信息,有法律人士指出,若調查認定智駕系統存在缺陷,小米可能需承擔產品質量責任;若施工方未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也可能擔責。此次事件推動行業審視 L2 級輔助駕駛的風險邊界,呼吁規范宣傳和第三方數據托管。
極氪計劃并入吉利,強化品牌競爭力
點評:極氪并入吉利,是吉利控股集團進一步落實《臺州宣言》,聚焦汽車主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協同的重要步驟。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的經濟環境,吉利汽車內部需要改變過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亂的形象,進行深度整合,凝聚資源以增強競爭力,從而在競爭中獲勝。為了堅定推動 " 一個吉利 " 戰略的實現,極氪與吉利汽車的整合在其內部被視為一種必然。
長安暫停與東風重組,升級為獨立央企
點評:在今年 2 月份傳出的長安汽車與東風汽車重組的重磅消息以來,兩家企業的發展就格外引人關注。隨著 6 月 5 日長安汽車一紙公告,也讓這一重磅整合暫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長安汽車升級為國務院國資委第 99 家央企。
長安暫停與東風的重組并升級為獨立央企,標志著長安汽車在資源整合、技術創新等方面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和發展空間。長安旗下深藍、啟源以及阿維塔等乘用車品牌,也將迎來各自發展的黃金期。
重慶論壇車企 " 開撕 ",車企高管上演 " 發瘋文學 "
今年 6 月 7、8 日,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舉辦期間,比亞迪、吉利等車企高層在論壇上 " 隔空 " 交鋒。比亞迪高管在論壇上直言,部分國內車企 " 又蠢又壞 ",沉迷于在發布會上含沙射影、暗諷同行。7 日,吉利高管則直接指責相關企業 " 賊喊捉賊 ",并提及 " 常壓油箱 " 事件。
隨后,比亞迪公關負責人李云飛發布微博長文,回應 " 常壓油箱 " 事件及 " 車圈恒大 " 等爭議。不過該微博隨后被刪除。
點評:重慶論壇期間車企的激烈交鋒,是 2025 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縮影。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各車企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也讓內卷成為了中國汽車市場的 " 常態 ",但遺憾的是,不少車企被指出通過減配、偷工減料等惡劣方式壓縮成本、打價格戰。
我們呼吁,車企在競爭過程中,車企也應保持理性和克制,避免惡意競爭和過度營銷,共同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環境。
資金鏈斷裂,哪吒汽車進入生死局
點評:哪吒汽車是最早獲得新能源乘用車 " 雙資質 " 的企業之一,也曾一度在新勢力銷量榜上位居第一陣營,但從 2024 年起哪吒汽車陷入停產、欠薪、裁員、拖欠供應商貨款等風波,進入 2025 年情況進一步惡化。
哪吒汽車的資金鏈斷裂,暴露出新勢力車企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巨大壓力和挑戰。盡管哪吒汽車在過去幾年取得了一定的市場成績,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像哪吒汽車這樣核心研發能力不足、品牌勢能較弱、財務風險較大,長期依賴 B 端市場的品牌,很難避免陷入困境。這一事件也為其他新勢力車企敲響了警鐘,提醒它們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注重財務健康和風險管控,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政策向
工信部整頓智駕監管,不得虛假宣傳 " 智能駕駛 "
點評:工信部此次收緊智駕監管,旨在規范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發展,保障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一舉措將促使車企在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過程中更加注重安全性,避免過度宣傳和誤導消費者,推動智能駕駛技術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消費者對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信任度,為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工信部整頓隱藏式門把手,保障行車安全
點評:工信部對隱藏式門把手的整頓,體現了監管部門對汽車細節安全的重視和關注。通過制定和規范相關標準,能夠促使車企在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更加注重安全性,避免因隱藏式門把手故障而引發的安全隱患,保障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也提醒車企在追求產品創新和設計美感的同時,必須將安全放在首位,確保每一項新技術、新設計都符合安全標準。
車企延長供應商賬期至 60 天,供應鏈壓力凸顯
條例中明確規定," 大型企業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 60 日內支付款項 "。另外,還有 " 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變相延長付款期限 "。
點評:" 供應商賬期不超 60 天 " 承諾來勢洶洶,車企發出這一承諾的出發點為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保障中小企業資金高效流轉,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不過,這一 " 集體行動 " 或許為汽車行業更深層次的 " 反內卷 " 拉開帷幕。就在 6 月上旬,消息稱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以及發改委約談多家車企的負責人,主要內容就是整治汽車市場無序價格戰,據稱會議現場火藥味十足。此前,中汽協也發布《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
但產業鏈人士對 " 供應商賬期不超 60 天 " 能否實實在在地兌現抱有疑慮。7 月 9 日,工信部正式開通 " 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 ",主要是受理中小企業關于 60 天賬期的問題,以及協調相關方面推動解決。
結語
回顧 2025 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的每一個大事件都在推動著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從上汽與華為的合作到車企隔空互懟、邊緣車企的重組整合,從熱門車型的駭人事故到智能駕駛監管的加強整頓,再到 " 供應鏈 60 天賬期 " 等等,這些事件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共同展示出一幅中國汽車產業在加速變革之中,速度與激情的 A 面、荒誕與扭曲的 B 面。
展望下半年,汽車行業將繼續在變革中前行,迎接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期待更多有技術創新的新車不斷推出,行業競爭能夠回歸商業本質,更期待上半年留下的事故、監管能夠有頭有尾,為行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燃料。
(圖 / 文 網通社 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