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官網顯示,7 月 8 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北芯生命 ")科創板 IPO 對外披露二輪問詢回復意見。作為一家選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上市的企業,報告期內,北芯生命凈利正在逐年減虧。不過,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離職、銷售費用率高于同行、募投項目能否消化等問題在二輪問詢中受到上交所的關注。
核心技術人員離職
報告期內,北芯生命存在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情況。
招股書顯示,北芯生命是一家專注于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開發為心血管疾病診療帶來變革的精準解決方案。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累計向市場推出 9 個產品,在研產品共有 8 個,覆蓋 IVUS 系統、FFR 系統、血管通路產品、沖擊波球囊治療系統及電生理解決方案五大產品類別。
研發能力是衡量科創板企業質地的一大因素。2022 — 2024 年,北芯生命研發人員數量持續下滑,分別為 151 人、136 人及 109 人,且存在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情況。2024 年 8 月,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李恒偉離職。離職后,公司剩余核心技術人員為宋亮、李林、張鵬濤。
上交所在二輪問詢中也關注了這一情況,要求公司結合報告期內核心技術人員變化、研發團隊的變動情況、相關人員的職級和工作內容等,分析相關人員離職對發行人業務和技術的影響。
北芯生命回復稱,李恒偉在職期間主要負責功能學產品線方向規劃、項目管理以及原一代 IVUS 主機設計轉化工作,其離職前已完成負責工作的交接,已將公司重要資料交還。李恒偉的離職不會對相關技術和業務的承接、研發項目和相關業務的推進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北芯生命表示,2023 年及 2024 年,隨著研發項目進展變化、公司主要產品商業化逐漸成熟、研發活動逐漸步入精細化階段,公司根據內部管理要求加強研發效率和人效管理,研發人員數量有所下降,具有合理性。
銷售費用大幅增長
報告期內,北芯生命銷售費用出現大幅增長。
財務數據顯示,2022 — 2024 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 9245.19 萬元、1.84 億元、3.17 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 -2.9 億元、-1.4 億元、-4359.62 萬元。
在營收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北芯生命銷售費用不斷攀升,報告期內分別為 7588.23 萬元、10299.1 萬元和 10958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82.08%、55.98% 和 34.61%。
2022 — 2023 年,同行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 26.04%、23.25%。不難發現,北芯生命的銷售費用率遠高于同行平均值。
在二輪問詢回復中,上交所要求北芯生命說明銷售費用率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表示,公司可能在市場推廣、廣告宣傳、品牌建設等方面投入較多,以擴大市場份額或提升品牌知名度。這會導致銷售費用率明顯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此外,如果公司處于新產品推廣期,通常需要較高的銷售費用來支持新產品的上市推廣和市場滲透。
北芯生命回復稱,報告期前期銷售費用率較高一方面系公司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時間較短且精準診療理念在國內普及度較低,相較于成熟產品線而言公司需要進行較大力度的市場教育、經驗交流及業務推廣的投入,承擔核心產品線的市場領導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公司尚處于商業化前期,營業收入規模相對較小且收入結構較集中,規模效應尚未體現,隨著公司產品的陸續獲批、知名度以及市場認可度的提高,公司銷售收入規模預計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銷售費用率也會與行業慣例一致不斷下降。
新增產能能否消化
此外,在二輪問詢中,上交所還關注了北芯生命募投項目相關的問題。
此次科創板 IPO,北芯生命擬募集資金 9.52 億元,擬投向介入類醫療器械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介入類醫療器械研發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二輪問詢中,上交所要求北芯生命結合報告期內產能及產能利用率變化、在手訂單、主要產品的市場空間和銷售規模,說明募投項目擴建產能的合理性。
據了解,北芯生命主要產品包括 FFR 系統和 IVUS 系統,2022 — 2024 年,公司 FFR 系統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62.67%、67.06%、67.54%,IVUS 系統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63.02%、93.17%、98.64%。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在當前產能尚未充分利用的情況下,繼續募資擴產可能會導致產能過剩,增加固定資產折舊等成本,長期合理性需進一步評估。如果公司在未來有明確的市場需求增長預期,或者其擴產項目能夠帶來顯著的技術升級、產品結構優化、成本降低等長期效益,那么擴產決策仍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直測 FFR 系統銷售收入分別為 8058.47 萬元、7914.58 萬元和 7745.84 萬元。對此,上交所要求北芯生命說明直測 FFR 產品是否存在銷售放緩的情形、具體原因及應對措施。
保薦機構核查意見顯示,2023 年和 2024 年 FFR 產品銷售額有所下降,主要是醫療行業政策趨嚴、新產品入院流程放緩、公司重點投入資源至 IVUS 集采工作等因素影響。公司 FFR 產品國內終端植入量穩步增長,國際 FFR 業務持續穩定增長,仍保持增長動力。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北芯生命方面發去采訪函,對方回復稱," 請通過公開招股說明書、問詢回復函等公開資料查閱 "。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