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宣布停止催收政策 "。
當前,這類 " 新聞 " 占據了 " 催收 " 詞條的搜索結果。當你看到這種新聞千萬別激動,因為是假的。
假新聞冒用官方名義
近日,《讀懂數字財經》在搜索 " 催收 " 關鍵詞后發現:各個新聞網站上充斥著大量關于催收的假新聞,許多新聞不斷宣傳" 停止催收 "、" 催收新政策 "。
更有甚者冒用官方名義,宣傳 " 停止催收 " 的虛假信息,妄圖以此給謠言加上 " 公信力 "。
此外,這類驚悚的假新聞會以各種變形體不定期發布,比如:每月 1 日都會 " 停止催收 " 或出現 " 新政策 "、" 新規定 ",官方每個月都要宣布一次或幾次 " 停止催收 "。
但實際上,合理催收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甚至催收還有國標。
2025 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后催收風控指引》(下稱《催收指引》),各行業協會與各類金融、科技公司聯合參與起草。
《催收指引》相當于制定了催收行業運行的規則,其中暗含的一個事實是:在規則之內的催收會長期存在。
誰在發布 " 假新聞 "?
承接這類假新聞的是什么媒體?從搜索結果來看,是一些地方媒體,但事情似乎遠沒有這么簡單。
根據搜索結果,瀟湘晨報網、上海熱線、半島網等地方媒體均發布了這類假新聞,點擊進 " 假新聞 " 后,很容易發現蹊蹺:雖然域名和媒體域名對得上,但文章都是逾期、催收相關,明顯不是媒體的頁面內容。且這類假新聞有很強烈的 AI 味兒,且發布頻率極高,基本幾分鐘就會有一篇或數篇內容產出。
如果點擊網站中的 " 資訊頻道 ",這些假新聞則會統一跳轉到一個頁面,這個頁面也是這類假新聞的源頭。但域名依然為媒體域名,且該網站擁有上述眾多媒體旗下域名。
這個源頭網站是屬于誰的?只能說這不是一個 " 笨賊 ",因為網站上找不到任何聯系方式。
但誰能從這類假新聞中獲利并不難推敲,最大的可能是反催收黑灰產。
誰受益?
這種假新聞,最大的作用是將水攪渾,讓更多逾期借款人站到信貸平臺的對立面。
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節目曾播出《" 減債降息 " 明碼標價 " 反催收 " 漸成黑灰產業》,曝光了反催收黑灰產的做法。報道指出,反催收機構將自己美化成債務重組公司、律師事務所,通過電話誘導催收人員違規,惡意投訴金融機構,同時開設虛假證明渲染悲情身份進行逃債。
反催收黑灰產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
2024 年 11 月,馬上消費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學聯合發布的《中國金融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顯示,自 2021 年起金融黑灰產快速發展,增長了 10 倍之多,造成財產損失達百億元級。
反催收黑灰產的存在,不僅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也讓大量逾期借款人成為了黑灰產收割的對象。
故而,反催收黑灰產是國家各部門嚴厲打擊的對象,就在截稿前,我們剛剛發現:一則媒體域名下的假新聞遭到下線處理。
正邪較量持續進行,而正義終將戰勝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