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手機充電的強烈需求,也讓市面上催生出許多噱頭產(chǎn)品,無線充電、二倍速充電、能連著用一周的高能充電寶……但到底什么才是手機充電的 " 正確姿勢 " 呢?
關于充電,總流傳著一些說法:手機電量耗盡再充電,每次要充滿,這樣才有利于電池保養(yǎng),隨時充會影響電池壽命。
實際上,這些理論都比較過時了。
早些年廣泛使用的充電電池,比如鎳鎘電池,它的原材料主要是氫氧化鎳以及金屬鎘,缺點很明顯:有記憶效應。簡單而言,當多次沒有耗盡電量、沒有將電充滿時,電池容量就會 " 記住 " 充電與斷電時的電量,分別將其視為電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導致電池容量減少。
但現(xiàn)在智能機采取的多是鋰離子電池,比起鎳鎘電池,同樣的體積或重量下,儲存的電量更多;記憶效應微弱,就算不充滿電就拔下來,也不會有什么影響。
鋰離子電池的壽命與充電周期相關,每當電量用了 100%,就實現(xiàn)了一個循環(huán),循環(huán)得越多,電池壽命下降就越明顯。
所以," 多次少充 " 才是更適合現(xiàn)在手機的充電習慣。
先插手機還是先插充電器?
應該先把插頭接入電源,再用數(shù)據(jù)線連接到手機。
中國居民用電的電壓是 220V,但手機充電器的電壓卻往往在 5V 以內,在給手機充電時,充電器會將高壓電流通過變壓器轉變?yōu)榈蛪褐绷鳎佥斔徒o手機。
此時,若是將充電器接入手機再插到電源,可以視作直接把手機接在電源上,則可能輸出浪涌電壓。
浪涌,又名突波,是指超出正常工作電壓的瞬間過電壓。有時插拔開關看到的閃亮火花,大多就是浪涌。
答案是:先拔掉手機。因為在拔下充電器的那一刻,也會產(chǎn)生反向瞬時電流,加速電池的老化。
充電寶也受 " 充電周期 " 影響
很多人都會隨身攜帶充電寶,一個小小的移動電源,就能維系手機的正常運轉,簡直是救星。
但關于充電寶,也有許多噱頭與誤區(qū)。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自稱 20000 毫安的充電寶。但大部分手機,哪怕是旗艦版,電池容量也都在 5000 毫安以下。
但商家標出的容量,多是電芯本身的容量,由于電量在轉換過程中會出現(xiàn)損耗情況,充電寶能提供給手機的有效電量肯定是低于這個數(shù)據(jù)的。
充電寶真正能用多少次,要仔細翻看說明書中的小字:額定容量。這是實驗室測試出的最小可放電容量。
要注意的是,由于充電寶采取的同樣是鋰離子電池,壽命同樣受到充電周期的影響,同樣建議 " 多次少充 ",而不要 " 滿充滿放 "。
1、不能混用充電線、充電器?
有傳聞稱,不配套的充電器會導致電池短路,影響使用壽命。
實際上,充電器內部一般都會帶有智能芯片,識別手機所需的電流電壓從而進行調整,比如說,購買的是快充頭,但是手機不支持快充,快充頭會自動調整為適合手機的輸入電量。
2、不要邊玩邊充?
有人會認為,讓電池放電的同時又充電,會影響壽命。其實,真正影響電池壽命的,是邊玩邊充導致的溫度驟升。
調查顯示,就算不用手機,溫度升高依然會加速電池容量減少。
除此之外,不要給手機買太厚的保護殼。和電腦等設備一樣,手機同樣是需要散熱的,如果把它包裹得嚴嚴實實,用的還是隔熱材料,只會讓手機外表看上去沒什么劃痕,內里早就有了損傷。
你會關注
價格飆漲 170%!業(yè)內人士:還要再漲 ......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科普中國
監(jiān)制:柯成韻
主編: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