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看似平常的睡眠表現
往往不被重視
但它們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
磨牙、做噩夢
斷斷續續打鼾、盜汗
睡覺時出現這 4 種表現
要提高警惕了
呼嚕打著打著斷掉了
氣流通過狹窄的上氣道時,軟組織震動產生鼾聲。肥胖、咽喉部肌肉松弛等因素導致上氣道變窄,是打鼾的主因。
只要是打呼嚕,就屬于病理狀態,只是程度不同,呼嚕聲打得又多又響,通常表示疾病的程度比較重,嚴重的打呼嚕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表現。
●習慣性鼾聲
習慣性鼾聲是指在睡眠中反復出現的打呼?,F象。它通常具有一定頻次,幾乎每天或每周會出現。雖然習慣性鼾聲本身可能不會嚴重影響呼吸,但它仍然是一種病理狀態,因為它可能預示著潛在的呼吸道問題。
●呼吸暫停
比習慣性鼾聲更為嚴重的是呼吸暫停。鼾聲由輕而重,然后戛然而止。這種情況發生在氣道完全閉塞時,導致氣流無法通過,從而產生呼吸暫停。
偶爾因抽煙、喝酒導致的打呼嚕,甚至過程中憋醒,這并不能定義為疾病。只有當因肥胖、咽腔狹窄等原因形成長期狀況,并達到一定判斷標準時,才能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在中國,據《柳葉刀 - 呼吸》雜志統計,30 至 69 歲的人群中,可能有高達 1.76 億人存在打呼嚕伴隨一定程度的睡眠呼吸暫停。這不僅是一個疾病,而且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病,是致死性疾病。如果睡眠呼吸暫停問題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后果可能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李濤平教授此前介紹,僅他接觸到的因嚴重睡眠呼吸暫停導致死亡的案例每年都有,而且不少,曾有一位 40 多歲的女性,因醫院沒有睡眠監測病床,只好在賓館住了一晚,結果就死于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
如果以上方法無法改善打呼嚕癥狀,建議咨詢睡眠或心理方面的專業醫生。
經常做噩夢
睡眠中有一個時期叫作快速眼動期,此時身體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呼吸和心率都會變快,同時我們也容易做夢。
如果長期做噩夢、經常從夢中驚醒并在醒后仍感覺身體不適,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若噩夢多且大喊大叫、拳打腳踢,則要特別注意。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作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是目前認為最具價值的帕金森病前驅期指標。
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是一種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的睡眠疾病,其特征為夢境內容與異常行為同步出現。該病早期癥狀易被忽視,但隨病程發展(約十年),多數患者癥狀加重,部分甚至進展為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和路易小體癡呆。
核心表現為快速眼動期的異常行為,這些行為與噩夢內容高度吻合,包括:劇烈肢體動作:揮拳、踢腿、墜床;攻擊性行為:打斗、語言攻擊;逃避反應:夢中遇險時表現為奔跑、跳躍。這些動作往往快速激烈,可能導致自傷或傷人。另外,患者本人通常對發作過程無記憶。
一般 6~13 歲處在換牙期的兒童睡覺時會磨牙,已經過了換牙期的睡覺磨牙就要引起注意了。
磨牙癥可導致牙體硬組織過度磨耗、牙周組織創傷、關節及咀嚼肌損傷、修復體及種植體的并發癥。嚴重時直接影響口腔咀嚼功能,甚至可能引起慢性口頜面部疼痛,對患者的精神狀態、生活和工作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成年人磨牙的原因可能是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遺傳因素、其他睡眠障礙等……如果有長期磨牙的情況,應去醫院檢查原因。
咬合板是治療磨牙癥的常用方法,操作簡便、無創,主要目的是分散磨牙時產生的負荷,防止牙齒硬組織損傷。
降低肌張力,緩解肌肉和顳下頜關節不適癥狀。
長期使用咬合板有導致咬合紊亂的風險,需要密切隨訪,不遵醫囑者禁用。
2. 肌松弛治療
對于存在明顯肌緊張的患者,可考慮采用針對肌肉的理療按摩、肌痛點的封閉等,降低肌張力。
3. 咬合干預
對于存在明確咬合干擾、咬合創傷的患者,需要調磨除非生理性咬合接觸,必要時采用正畸治療;對于過銳牙尖、嵴,可適當調磨圓鈍以減小劈裂風險。
4. 多學科聯合治療
對于存在明顯精神心理問題、睡眠障礙的患者,可與心理醫師合作,針對性地采取心理治療和生活習慣指導。調節患者焦慮、抑郁、緊張等情緒,改善睡眠質量,指導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卻一身汗
半夜醒來,發現睡衣被汗浸透,床單也濕了一片——這種 " 偷偷出汗 " 的困擾,很多人經歷過。醫學上將這種入睡后異常出汗(以頭部、頸部、軀干為主)、醒后汗止的現象稱為盜汗。
盜汗是身體發出的 " 異常信號 ",多數情況由生活習慣引起,調整后即可緩解;但若盜汗頻繁(每周≥ 3 次)、汗量多(浸透衣物),或伴隨其他癥狀(如發熱、體重下降、心慌等),為病理性盜汗,可能提示以下疾?。?/p>
1.感染性疾病:結核病的 " 經典癥狀 ";
2.內分泌疾病:甲亢、糖尿病的 " 代謝異常 ";
3.糖尿病;
4.腫瘤性疾病,若盜汗伴隨無痛性淋巴結腫大、皮膚紅斑,需警惕腫瘤可能。
評論區聊聊
編 輯丨應凰
審 校丨孟夏
來 源丨央視網綜合 CTV 生活圈、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