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全天沖高回落,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指一度漲超 1% 逼近 3500 點。
盤面上,銀行股再度走強,浦發銀行等多股再創歷史新高。穩定幣概念股震蕩反彈,京北方等漲停。電力股持續活躍,華銀電力等漲停。下跌方面,固態電池概念股展開調整,信宇人等跌超 10%。
截至收盤,滬指漲 0.32%,深成指跌 0.25%,創業板指跌 0.36%。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 4100 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 1.43 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 1188 億。
銀行股走強再度領漲
今日,A 股市場沖高回落,深成指、創業板指午后走低最終收跌,滬指在銀行、鋼鐵等板塊的支撐下小幅收漲,盤中一度觸及 3497.22 點,離 3500 點一步之遙。
從熱點方向看,銀行股再度走強,近 10 股刷新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銀行股表現強勁,迎來了顯著估值修復,板塊指數年內累計漲幅接近 20%,總市值接近 16 萬億元,較年初增長超過 2.5 萬億元。分析人士認為,銀行股紅利價值持續凸顯,板塊吸引力有望持續提升。銀行估值修復,有助于銀行打破資本補充困局,提升經營穩定性,增強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鋼鐵板塊盤中活躍,柳鋼股份、凌鋼股份漲停。
消息面上,一方面,鋼鐵行業積極響應反內卷的號召,部分鋼廠近期已收到減排限產通知,力求通過限產擺脫 " 內卷式 " 競爭的困境,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信泰人壽舉牌華菱鋼鐵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鋼鐵板塊的走強。
此外,算力硬件方向同樣延續強勢,滬電股份創下新高;高溫天氣影響下,電力進入迎峰度夏旺季,電力板塊今日沖高;穩定幣、跨境支付、游戲等板塊也于盤中展開反彈。整體而言,市場熱點依舊呈現 " 多而散 " 的特征,資金尚未形成合力。
需注意的是,今日指數走高主要受益于權重股拉升,全市場仍有超 4100 股下跌。此外,短線連板高度也再度降至 4 板,可見市場炒作情緒仍相對較弱。
機構認為,在基本面、流動性這兩大關鍵因素都未形成明確有力支撐的情況下,市場想要全線上行仍有一定難度,未來大概率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短期可 " 輕指數重個股 ",重點留意輪動低吸的機會。
險資入市步伐加快
近期,長期資金的代表——險資正加速入市。
7 月 3 日晚,華菱鋼鐵發布公告稱,信泰人壽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方式購買公司股票 3.45 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達到 5%,根據相關規定,已觸發舉牌。同日,利安人壽發布公告稱,其于 7 月 1 日舉牌江南水務。
至此,今年以來險資合計舉牌 19 次,涉及 15 家上市公司。據統計,險資 2024 年全年共舉牌 20 次。這意味著,2025 年剛剛過半,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次數已接近 2024 年全年水平。
從行業來看,險資舉牌的上市公司大多屬于銀行、環保、交通運輸、公用事業等行業,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分紅穩定特征較為明顯。
拉長時間來看,近 10 年來,保險行業共出現三次舉牌高峰,前兩次分別為 2015 年和 2020 年。2024 年以來,保險行業開啟新一輪舉牌高峰。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投資壓力增大疊加會計準則切換,推動險資通過舉牌上市公司來追求長期穩定收益。
往后看,險資權益投資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
國信證券非銀金融行業研究負責人孔祥認為,今年 4 月份,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引發《通知》,通過優化保險權益投資監管規定,進一步增強險資入市積極性,打開中長期權益投資比例上限,預計相應政策將為市場帶來 1.5 萬億元增量資金。
A 股或迎重估行情
最后,看下 A 股后市走向。
針對近期市場走勢,排排網財富方面稱," 近期整體呈現快速輪動態勢,尚未形成具有持續性的主線行情。這一現象主要源于當前市場處于政策預期與經濟基本面的博弈階段,資金在不同板塊間靈活調倉,以尋求確定性機會。因此,個股表現分化明顯,且短期內輪動格局可能延續。"
中銀證券則判斷,下半年 A 股估值端仍有望維持較強的支撐作用,伴隨著弱美元周期的開啟,A 股在全球 " 去美元化 + 估值洼地 " 共振下迎來資金面改善與結構性重估行情。年內 A 股或仍延續箱體震蕩格局,節奏上可結合情緒指數進行波段操作。
在配置策略上,排排網財富方面建議投資者采取均衡布局思路:
一方面,可把握科技成長領域的結構性機會,如 AI 產業鏈中的算力基礎設施、應用場景落地,以及機器人等前沿方向,待調整后擇機介入;另一方面,可關注政策催化明確的行業,以及供需格局持續改善的細分領域,以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
壁虎資本指出,投資者可以做資產組合,即以科技 ( AI、半導體 ) 為進攻主線,醫藥 ( 創新藥 ) 、新消費為防御,同時關注高股息資產 ( 電力、保險等 ) 對沖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