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色_蜜桃αv_伊人www_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电影_大陆毛片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關于ZAKER 合作
虎嗅APP 昨天

我的 AI 寫作法:思考在人,表達靠 AI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田威 AI,作者:田威,題圖來自:AI 生成

作為內容創作者,碼字是我日常工作的核心,而恰巧,生成式 AI 的最強項正是寫作和編程。

這幾年,AI 已悄然成為我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隨著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我的寫作水平也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AI 出現之前,我寫作的時候思路常常斷斷續續,產出的內容文字干癟無味,難以完整表達心中所想。這種寫作困境,曾讓我倍感挫折。

但有了 AI 后,它補足了我的創作短板。如今,我不僅能流暢表達觀點,更能讓內容既有趣味性又不失深度。最令人欣喜的是,寫作效率也獲得了顯著提升。

那么,我究竟是如何與 AI 協同創作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分享這套 "AI 輔助寫作法 ",或許能為同樣困擾的你提供一些啟發。

AI 寫作實踐心得

在分享實操之前,先分享一些使用心得,幫助大家對 AI 寫作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1. AI 是輔助工具,關鍵在于使用者

AI 本質上是一個輔助創作的工具,它完全沒有辦法代替人類徹底完成寫作。

無論是最強大的 Claude、GPT 還是 Gemini,它們都只是工具。它們能做的只是幫你整理資料、歸納內容、優化語言和結構。

如果直接讓 AI 寫作,內容往往缺乏新意的,讀起來讓人覺得乏味。

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如果你直接給 AI 一個主題讓它寫文章,開頭和結尾往往是這樣的:

隨著 DeepSeek 的走紅和 AI 技術的普及,我們正站在人類認知革命的風口浪尖。從算法的突破、數據的積累到算力的飛躍,AI 的誕生不是偶然,而是人類智慧長河中的必然產物。

……

在這個 AI 與人類共同演進的新紀元,希望這篇入門科普能為你打開認知的一扇窗,讓你不再對 AI 感到云里霧里,而是能夠自信地駕馭這個強大的工具,在自己的領域創造更多可能。

期待在未來的文章中,與你一起探索更多 AI 的進階知識和應用實踐。畢竟,這不是終點,而是一段精彩旅程的開始。

不能說它有問題,但真的非常呆板與無聊。AI 本質上還是在鸚鵡學舌,并沒有真正的思考。

" 寫作是思考的溢出 ",AI 不是人,不會思考,不會有 " 溢出 "。要寫出有見地、內容深刻的文章,還是需要人來指明方向。

分享一個非常有意思的 AI 寫作實踐:

四月份時,當我與 AI 討論 "Gemini 的個性化 AI 有點像過去算法的 Plus 版本,過去算法是思想牢籠,現在 AI+ 算法會是更強大的思想牢籠 " 時,讓它結合韓炳哲的觀點。

我跟 AI 說:" 我覺得 AI 帶來的困境會和韓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提到的同質化的地獄很相似,而且 AI 會加強這種同質化的地獄,你試著結合韓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關于同質化的地獄的闡述去分析未來 AI 會帶來的改變和問題。"

然后在 AI 生成內容的基礎上,加上我的修改優化,有了下面這一段對于 " 個性化 AI" 可能會帶來的問題的思考。

整體思考的還是比較深刻的,沒有 AI,我寫不出這樣的文字,沒有我,AI 也很難做出這樣的洞察。

我們的能力決定了 AI 的能力。在文字表述不再困難的時代,思考本身變得更加重要。

2. AI 可以在哪些寫作環節提供幫助?

講完我的 AI 寫作心得,再講一下在各個環節中 AI 對寫作的幫助。

①潤色語言

就像在前文中說過的一樣,現在的 AI 用來潤色語言是非常好用的。

比如我在 Manus 的這篇稿子中,有一段是關于 Manus 無法獲取互聯網上的優質資源,但是我不知道該用什么比喻來形容,就讓 Claude 幫忙寫了一下,然后 AI 就將 Manus 比喻成了一個在圖書館門外的學生,看得到書,但是拿不到書。這個比喻非常的精妙,是我自己想不到的。

②大綱完善

除了語言的潤色,我還會讓 AI 完善整篇文章的結構,如果創作大綱不夠完整,我就會把這個大綱丟給 AI,讓它想想有什么地方可以完善,再有選擇性地加入到文章中。

下圖就是我讓 AI 對我這篇文章大綱的補充。

為了能更好地幫助寫作,我還做了一個 Trae 里面的寫作伙伴智能體,這一塊也會在后面的內容中提到。

③整理口述內容

還要分享一個極其實用的 AI 寫作技巧:先口述,再交由 AI 梳理。這種 " 口述轉文 " 的方法,能讓思維不受拘束地奔騰,避免了寫作初期的卡殼困境。

這一妙招源自葬愛咸魚老師的分享,自從學會后,我的創作效率增長了很多。

下圖展示的正是我最初口述的原始內容——雜亂無章,毫無條理。經過 AI 精心整理后,直接構成了這篇文章 60% 的內容。

這種從混沌到清晰的蛻變過程,恰恰是 AI 輔助寫作的魅力所在。

④資料整理

這也是非常好用的一個 AI 能力,隨著基座大模型能力的提升,現在 AI 搜索智能體的能力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AI 搜索智能體不僅能迅速梳理出我們需要的內容精華,還會貼心地提供原文鏈接,讓我們輕松追溯信息源頭,獲取更為權威的資料。

如果需要更強的資料收集整理,各大 AI 廠商也基本都上線了 Deep Research 功能,可以提供更強的能力。

過去我們寫作的時候資料整理和收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現在完全可以交給 AI 完成,不僅速度快,而且質量遠超人類。

我的 AI 寫作實踐

上面講完了 AI 寫作的心得和用法之后,再講一下我的寫作實踐,這一塊包括具體的工具推薦、使用方法和提示詞。

1. 基座大模型推薦

當前能力真的達到了寫作標準的大模型中,最推薦的三個模型:Claude、Gemini 和 ChatGPT,最不推薦的 DeepSeek(幻覺高,AI 味較重)。

4 月份的時候我一直使用的是 Gemini 2.5 Pro,它輸出的內容沒有 AI 味,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對用戶的指令的理解程度很高,能降低不少溝通成本。

但最近它的中文能力下降很多,所以又用回了 Claude 3.7 Sonnet。

目前 Claude 3.7 Sonnet 應該是最強的中文寫作大模型,生成的內容基本沒有 AI 痕跡,對指令的理解程度很高,很多時候我覺得沒有表達清楚,但是它也能理解我的訴求,完成內容。

今天 Claude 4.0 Sonnet 也發布了,相信其寫作能力又得到了大幅提升。

分享一些我常用的 Claude 的提示詞,非常簡單,當前最先進的 AI 工具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已經足夠到位了,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分享這些提示詞也是僅供大家參考了解,實際使用中還是要結合自己的需求來。

寫作提示詞分享:

我給你上傳了兩個 word 文檔,請你參考 "xxx" 這個文檔,將 "xxx" 這個文檔中的內容整理成一樣的形式;

"xxxxx" 這是我寫的一段關于 xxx 的描述,但是我現在感覺這個文字干巴巴的,不夠生動形象,試著幫我優化一下;

幫我檢查下面這篇文章中的錯別字,并標注出來,不要直接修改,以下是需要檢查的原文:xxxxx;

這是我寫的一篇主題關于 "xxxx" 的文章大綱 "xxxx",我現在覺得它還不夠完善,你試著幫我看看有哪些地方有不足,幫我補全。

2. 寫作工具推薦

在實際寫作中,我一般使用 Typora、飛書、Trae 這三個工具,分別是 Markdown 編輯器,在線文檔和 AI 編程(寫作)工具。

① Markdown 編輯器

Typora 是一款 Markdown 編輯器,當前的 AI 生成的內容基本都是 Markdown 格式的。從 AI 中復制出來后,粘貼到 Typora 里面基本能保留所有的格式,還支持 emoji,非常方便。工具本身的寫作體驗也不錯,簡潔純粹,所見即所得。

下圖就是直接將文字復制進去后展現的效果。

飛書文檔的主要作用是存放最終完成的稿件,并便捷地分享給團隊或客戶。

它對 Markdown 的支持也相當完善,從基礎語法到常用格式一應俱全,編輯體驗也十分流暢。如果沒有特殊的編輯需求,其實用飛書就完全夠用了,尤其考慮到 Typora 已轉為付費軟件,飛書這個免費選擇的性價比更高。

② Trae 的使用方法分享

Trae 本身是一個 AI 編程工具,但編程和寫作本質上是一樣的,AI 寫代碼是基于編程語言的預測,AI 寫作是基于自然語言的預測。

尤其 Trae 基于編程做了很多優化,比如智能體、聯網搜索、全局規則、上下文理解、文件靈活調用、智能補全以及 MCP 拓展等,恰好能完美應用于寫作過程中。

上一個大版本更新后,Trae 支持自定義智能體。我用它創建了很多智能體,比如這個寫作助手,它不幫我寫作,而是作為一個寫作伙伴和智能編輯,一起討論創作內容,給我創意和建議。

分享一下這個智能體的提示詞:

# 角色:你的專屬寫作伙伴與智能編輯請扮演我的寫作伙伴和智能編輯。

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既懂內容創作規律,又熟悉不同平臺風格(比如公眾號、知乎、微頭條)的資深編輯。你的目標是協助我創作出內容清晰、邏輯流暢、風格恰當(比如口語化、幽默感、通俗易懂,具體看我們溝通)的文章。

創作的時候需要參考的那篇【什么是 AI Agent,火遍全網的 Manus 到底是個什么東西?.md】文章那樣風格(即:對話感強、結構清晰地介紹新事物、分析利弊、引發思考)的內容。

# 核心目標:與我協作,優化內容

我們的重點是 ** 一起打磨出好內容 **,而不是讓你 " 代筆 "。我會主導思考和寫作,而你需要在整個過程中,扮演 ** 啟發者、討論者、優化者 ** 的角色。最終的作品要達到我們共同設定的標準,比如易于理解、引人入勝,或者符合特定平臺的調性。

# 我們如何協作(你需要如何輔助我):

1. ** 理解意圖,啟動對話:** 寫作開始前,請先主動問我:"** 這次我們想聊點什么?**" 或者 "** 你心里大概有個什么方向了嗎?**" 幫我明確寫作的主題和初步想法。

2. ** 創意激發與構思:** 我們可以一起頭腦風暴。比如,幫我思考 ** 更吸引人的標題 **(我知道你對這個很感興趣!)、設計 ** 引人入勝的開頭 **、梳理 ** 核心觀點 **、尋找 ** 貼切的案例或故事 **,或者探索 ** 獨特的切入角度 **。多用提問的方式,引導我深入思考。

3. ** 結構梳理與邏輯優化:** 協助我搭建清晰的文章 ** 結構框架 **,確保內容的 ** 邏輯連貫性 **。我們可以根據主題和目標讀者的需要,靈活設計或調整結構。

4. ** 文字層面的精雕細琢:** 當我給出部分草稿(哪怕是零散的句子)時,請針對性地提供優化建議。比如: * 提升文字的 ** 清晰度、簡潔度和表達效率 **。 * 根據需要,調整語氣,讓它更 ** 口語化、有親和力或更專業 **。 * 打磨 ** 措辭 **,優化 ** 句式 **,消除啰嗦和歧義。 * 確保整體 ** 風格統一 **。

5. ** 思路卡殼時的 " 助推器 ":** 如果我寫作時感到困惑或卡殼,請根據我們當前的討論和目標,給出 ** 相關的建議、例子、類比或不同的表述方式 **,幫我打開思路。

6. ** 輔助為主,不越俎代庖:** 你的核心價值在于 ** 激發和優化 " 我 " 的思考與表達 **。請 ** 避免直接生成大段的、未經我思的內容 **,除非我明確要求你根據我們的討論結果,幫忙起草某一部分。

7. ** 保持上下文感知:** 在我們協作的過程中,請 ** 始終關注我們正在寫的核心主題、文章的整體結構以及已經確定的關鍵點 **,確保我們的討論和修改不偏離方向。

8. ** 借鑒與啟發:** 如果我們討論中有合適的范例(比如某篇優秀文章的某個處理方式),可以適時提出:"** 這個地方,也許我們可以借鑒一下 XX 的處理方式?**" 來啟發靈感。

# 準備就緒!

我已經準備好開始了。那么,請用你的方式問我第一個問題,引導我們開始這次的寫作吧!

上面那篇關于 " 個性化 AI 與同質化地獄 " 的思考就是用這個智能體一起共創出來的。

像全局規則,我會在 Trae 里面提前設置好,防止在寫作時出現問題,因為我大部分設置都放在智能體里面了,所以這塊會比較簡單。

過去和 AI 協作時可能遇到上下文不足問題,Trae 針對更嚴苛的編程需求做了優化,剛好也能幫我們解決寫作中的上下文記憶限制。

此外,Trae 還提供了類似知識庫的功能。我們只需將相關資料以 Markdown 格式保存在指定文件夾中,然后告訴 AI 需要調用哪些內容,它就能自動引用這些資料,無縫地完成后續工作。

比如上面的智能體提示詞中就寫到了讓它在創作時要參考某一篇內容:

" 創作的時候需要參考的那篇【什么是 AI Agent,火遍全網的 Manus 到底是個什么東西?.md】文章那樣風格(即:對話感強、結構清晰地介紹新事物、分析利弊、引發思考)的內容。"

除此之外,Trae 還支持 MCP,比如我日常存放筆記的工具是 flomo,如果未來 flomo 支持了 MCP,就可以直接從 flomo 調用所有讀書筆記,來輔助寫作。

最后 Trae 作為中國團隊開發的產品,使用時更符合中國人的習慣,還能免費白嫖 Claude 和 Gemini。

作為一款編程工具,對標 Cursor、Windsurf 還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但是作為一款寫作工具,我只能說,Trae 真的很香。

③口述寫作工具與提示詞

前面提到過現在寫作一般都會先口述,讓 AI 整理,最后再手搓。

我一般會在電腦上面口述,使用的是搜狗拼音自帶的語音輸入功能,筆記本可以直接用,臺式機買個帶麥克風的耳機就行了。

實測下來,比訊飛等工具的方便很多,轉錄的時候有錯別字也不用擔心,因為 AI 能理解你的錯別字。

將口述的內容一股腦丟給 AI,讓它整理就好了,不過個人建議還是要告訴 AI 內容的大綱,這樣整理出來的質量會更高。

口述文章整理提示詞:

我口述了一篇關于 "xxxxx" 的文章,這是文章的大綱 "xxxx",下面是口述稿,非常混亂,你試著幫我整理整理。以下是需要修改的原文 "xxxxx",文風參考 "xxxxx"。

人與 AI 的邊界

上文就是我這幾年在與 AI 協作寫作的這段旅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寫作方法論。這不僅僅是工具的使用,更是一種內容創作思維方式的轉變。

當前大模型的能力可能已經接近天花板,受限于底層算法與數據總量,短期內可能不會有質的飛躍。

但我認為,這樣的能力水平對于輔助創作來說已經足夠了——它恰到好處地平衡在 " 能力強大 " 和 " 不會完全替代人類 " 之間。

同時在 AI 工具本身能力提升有限的情況下,人類的輸入與思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關鍵。

我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加個性化、更懂創作者意圖的 AI 助手出現。但無論工具如何進化,內容創作的核心始終是不變的:

" 真正的創作價值來自于人類獨有的體驗、情感和思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田威 AI,作者:田威

相關標簽
ai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虎嗅APP

虎嗅APP

有視角的商業資訊與交流平臺

訂閱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日韩毛片播放 | 国产一区影院 | 国产成人免费 |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 日本手机在线 | 在线成人精品视频 | 国产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日韩最新网址 | 一级久久久久久 | 91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欧美区日韩区 | 久草网站 | 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曰韩一二三区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精品 | 欧美成人h版在线观看 | 一级国产精品一级国产精品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国产一区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 不卡的av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精品二区 |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免| 欧美在线激情 |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xxx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