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2 日,市場呈現出一番波動景象,指數盤中持續走弱,其中北證 50 指數午后跌幅達 6.15%,熱門股錦波生物更是跌幅超 14%,這一情況引起了市場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從全市場角度分析,當前北交所面臨多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北交所部分企業估值已處于歷史高位,截至 2025 年 4 月,北交所 PE TTM 為 45.61 倍,雖低于科創板但高于創業板。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企業業績增速不及預期,就很容易引發股價回調。另一方面,市場波動風險加劇,例如某企業因財務造假被立案調查,單日跌幅達 30%,這凸顯出北交所公司治理水平的分化。此外,宏觀經濟波動、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等因素也可能影響市場情緒,進一步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
在這樣復雜的市場環境下,東吳證券在最新研報中給出了對 A 股短期走勢的判斷。當前,A 股已進入外部擾動階段性平息階段,下有支撐、上待催化,預計短期走勢偏震蕩。中美日內瓦會談后,關稅貿易風險暫緩,指數已回補此前缺口并重回關稅沖擊前水平。不過,短期缺乏有力催化推動 A 股進一步上攻,但向下亦有支撐,所以預計指數走勢將以震蕩為主。
基于這樣的市場走勢判斷,東吳證券在風格上建議采取 " 大市值 + 科技成長 " 的杠鈴策略。具體而言,一端配置偏大市值的寬基 / 策略指數,以獲取相對穩定的收益;另一端繼續關注科技成長領域,捕捉可能出現的彈性機會。預計未來一個月內,彈性機會大概率將圍繞科技成長領域中自主可控、AI、機器人等方向展開輪動。因此,在行業 / 主題 ETF 配置上,建議重點關注自主可控與產業趨勢兩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