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開導航,再也不用頻繁看手機了?
日前國內知名 AR 設備廠商 Rokid 宣布,與高德地圖達成戰略合作,將發布首個全場景智能導航應用,將 Rokid 的 AI+AR 能力與高德地圖的空間智能進行融合,以「語音 + 視覺 + 環境感知」模式,重構交通導航體驗。
AR(增強顯示)強調將虛擬信息與現實世界疊加,導航本就是其基礎功能之一,然而多年以來 AR 眼鏡的導航體驗卻一言難盡,直到近幾年,獨立計算芯片、AR 大模型發展,才讓情況出現了轉機。
早在 2012 年,Google 推出的 Project Glass,便已支持查看天氣、導航、郵件等信息,谷歌甚至專門在眼鏡腿上加入了一個觸控板,以實現簡單的交互。然而受限于技術,在設定導航、回復郵件之時,用戶依然需要使用手機操作,導致 Project Glass 更像是一個光學投影設備。
問題是,Google Glass 產品的這一邏輯一直持續到了 2023 年,直至谷歌決定放棄 AR 眼鏡硬件開發。彼時 AR/VR 一體機已不再是新奇的產品,就連智能手表也擺脫了對手機的依賴,能夠獨立運行 App。操作體驗與時代脫節的 Google Glass,需要推倒產品設計和交互邏輯重新構筑。
獨立計算芯片和 AI 大模型的應用,改變了人與 AR 眼鏡的交互邏輯,用戶僅需通過語音指令,即可與 AR 眼鏡進行交互,設定導航的目標位置,無需依靠手機進行操作。不過實際體驗中,AR 眼鏡的導航功能依然存在一些缺點。
以雷科技評測過的星紀魅族 StarV Air2 為例,該產品不僅可以顯示導航剩余距離、到達所需時間、轉向距離等信息,還可以顯示微信信息,步行模式下有小地圖,類似汽車所使用的 HUD 系統。
但在實際體驗中,StarV Air2 存在兩大較為明顯的問題,第一是步行狀態下會感到畫面抖動,產生眩暈感,第二是畫面焦點距離眼睛較近,駕駛汽車時眼睛需要頻繁在 AR 眼鏡的畫面和道路之間切換焦點,對駕駛造成了干擾。
Rokid 表示,Rokid Glass 將推出步行、騎行、駕車三種模式,能夠在導航過程中無縫切換,并且將畫面聚焦在視線較遠處,避免用戶需要頻繁切換焦點,造成視疲勞,騎行狀態下還可以顯示紅綠燈提示、車速等更豐富的信息。步行模式下的畫面抖動問題,Rokid 并未提及。
正常步行時,視覺系統、大腦前庭和身體本身都能夠感知到我們的身體處于運動狀態。使用 AR 眼鏡導航時,大腦前庭和身體依然可以感知到我們在運動,AR 眼鏡顯示的畫面卻讓視覺系統認為我們處于靜止狀態,不同器官獲取的信息存在差異,身體就可能出現「暈動病」癥狀。
就像部分群體暈車、暈船、暈 3D 游戲一樣,該問題暫無完美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反饋訓練緩解癥狀,未來或許可以通過運動檢測系統搭配軟件防抖算法消除 AR 步行導航對于用戶的影響。騎行是目前最適合使用 AR 眼鏡導航的場景,可為電動車、摩托車未安裝手機支架的用戶提供更安全的導航模式。
在導航信息顯示方面,Rokid Glass、星紀魅族 StarV Air2 與過去的產品主要差別在于信息更加豐富。現階段 AR 眼鏡導航真正的領先之處,在于對自然語義的準確識別,讓用戶可通過語音指令設置導航目的地,告別了對手機的依賴。
值得期待的是,手機端高德地圖邀請林志玲、郭德綱、潘長江等著名人物錄制了語音包,在導航之外還有陪伴屬性。Rokid AR 眼鏡導航功能可能也會加入對個性化語音包的支持,讓導航過程更加有趣,更有陪伴儀式感。
當然,僅靠這些功能,不足以革新導航軟件為 AR 眼鏡帶來的體驗,生活服務才是高德和 Rokid 的殺招。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導航軟件,高德地圖所具備的功能早已遠遠不止導航,更像是一個大多數功能與「位置」相關的超級聚合平臺,可提供查看公交地鐵信息、打車、訂酒店、租車、代駕、餐廳訂座、美食團購等服務,甚至可以預約牙醫、家電維修、二手回收。
Rokid 在公眾號透露,雙方計劃將生活服務、文旅景區等內容融入 Rokid Glass 產品,用戶可通過 Rokid Glass 獲取周邊店家的優惠信息,以及在景區向用戶提供導覽和歷史文化講解等服務。未來 Rokid 將與高德聯手豐富數據、優化算法,提高產品的導航精準度和實用性。
正如 Rokid 所言,在豐富數據、優化算法的同時,也要優化智能眼鏡的硬件性能和軟件交互體驗。性能、續航、交互等問題,是阻礙 AR 眼鏡發展,導致其長期難以脫離手機獨立使用的重要原因。
隨著行業的逐漸成熟,高通、聯發科等廠商正在加速開發適用于 XR 設備的低功耗、高性能芯片,滿足 XR 設備的要求。
續航方面,如何在 AR 眼鏡的小體積中塞入更大的電池,并且避免重量暴增,對用戶的鼻梁和耳朵造成壓力,同樣是困擾廠商的難題。當前 AR 眼鏡在功能更少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做到充電一次使用一天。或許未來 AR 廠商會效仿 TWS 耳機,為產品打造充電收納盒,延長 AR 眼鏡的續航時間。
至于交互,前段時間星紀魅族宣布推出全球首個 AR 眼鏡線下支付功能,用戶可以使用 AR 眼鏡的攝像頭掃碼,并通過語音指令確認支付。然而許多網友卻表示,大庭廣眾之下使用語音指令控制 AR 設備會感到尷尬。
AR 眼鏡逐步加入了攝像頭和空間感知系統,未來或許可以通過更為靈敏準確的手勢識別,完善 AR 眼鏡的交互邏輯,釋放 AR 眼鏡在生活服務方面的潛力,從而在地圖導航中實現打車、訂酒店等生活服務功能落地。
基于感知和定位系統,AR 眼鏡的導航也有望升級至車道級導航,在駕車模式下,為用戶提供超越傳統導航模式的精度和路線變更建議。無論是生活服務,還是導航功能,Rokid 和高德地圖聯手后,都將發掘設備軟硬件的更多潛力。
星紀魅族 StarV Air2 導航時焦點存在問題,Rokid 推出了三種模式,并改變焦點距離,解決相應的問題。利用前車之鑒完善自己的產品,屬于后發優勢。如今 Rokid 與高德地圖聯手,率先發布首個全場景智能導航應用,意味著此領域前方無友商可供借鑒。
AR 眼鏡的目標是成為替代手機的下一代計算平臺,越來越大的電池、越來越強的性能、越來越多的傳感器,都在推動著 AR 行業朝著這一方向努力。在手機端,地圖導航軟件的本地生活服務已極為完善,Rokid 需要做的,便是根據 AR 設備的性能、續航能力,逐步將手機端高德地圖的功能搬到 AR 眼鏡。
今年 4 月 28 日到 5 月 10 日,Rokid 與 T3 出行合作,在杭州地區的部分專享車型中配備了 AR 眼鏡,讓用戶可以在乘坐網約車時享受大屏娛樂體驗。由此來看,Rokid 似乎也在打造網約車 +AR 場景,兩家企業有望聯手推動 AR 眼鏡打車功能快速落地。
從 Google Project Glass 首款產品面世以來,導航就是 AR 眼鏡的底層功能,Rokid 與高德地圖的合作,基于高德地圖在導航領域的技術與經驗,以及 AI 大模型加持下更準確高效的語音交互系統,實現了更精準、信息更豐富、適用場景更廣泛的導航新模式。
規劃中的店鋪優惠信息展示和文旅相關功能,則是 Rokid 和高德地圖在 AR 端布局生活服務生態的第一步,相信不需要太長時間,我們就能用 AR 眼鏡體驗打車、點外賣、訂餐廳、訂酒店等功能。